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丽水召开《丽水世界级遗产》创作策划会

发布时间:2023-07-12

|

来源:丽水市社科联

浏览:


丽水历史遗存丰富,坐拥七项世界级遗产,其中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遂昌班春劝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项(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浙江庆元林一菇共育系统),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项(莲都通济堰、松阳松古灌区)。

为进一步推进丽水世界级遗产的物化呈现、活化利用创造文化条件,为建设丽水“世遗之窗”、打造丽水“世遗之旅”提供文化支持,7月5日下午,丽水市社科联牵头召开《丽水世界级遗产》丛书(暂名)创作策划会。会上,本地著名作家范军、鲁晓敏、叶琛、乔国永、吴小东等人围绕“挖掘世遗文化、梳理世遗文脉、传播世遗文明”开展创作思路阐述。

会议由丽水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周平主持,特邀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胡建金作专业辅导。市文广旅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处室负责人,各相关县(市、区)社科联负责人就如何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世遗丛书编写工作开展深入交流。

会议认为,丛书创作要着力突出以下特性:一是思想性。以人文的情怀、唯美的语言深度阐释世界级遗产的历史渊源、地位作用、时代价值、当下发展等。通过传播世界级遗产,提高大众对世遗文化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传承弘扬丽水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自觉。二是史诗性。全景式呈现世遗文明恢宏的史诗与传奇,写就丽水第一部综合性的“世遗传”。通过阐释各世遗项目的时空历史、文化特色、申遗故事等,从处州大地的人文风情到地理物候,写出丽水人民的文化性格以及生命的坚韧与欢悦。三是文学性。站在处州农耕文明史、手工艺文明史和生态文明史的高度对世遗文明进行深入审视、阐述,以富于灵性的感悟和激情洋溢的文字,全方位展现“丽水世界级遗产”的文明多样性,揭示其包蕴的丰富而多层次的人文和历史意趣。四是可读性。通过新颖的写作手法和生动的讲述方式,挖掘世遗文化内涵,用散文的笔调,把人、物、史、地、自然和社会熔于一炉、有机糅合,以鲜活面貌展示给世人,用深邃隽永的文化魅力滋养生活、浸润心灵。五是实用性。描绘世遗地沿途所有的色彩、气息和生活情调,构建起“世遗之窗”的点、线、面立体文化坐标,传播“丽水世界级遗产”的科普性、实用性知识,成为面向普通读者的世遗游览指南、人文知识读本。


(丽水市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