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永嘉开展《永嘉学派》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2023-07-01

|

来源:永嘉县社科联

浏览:

6月20日上午,在永嘉书院思文阁一场《永嘉学派》沙龙活动正如期举行。本次沙龙活动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社科联等单位主办,市古琴协会、温州瓯粮酒业、永嘉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有关专家、 院校老师、国学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共20多人参加了本次沙龙交流。

永嘉书院院长李作勤长期致力于“永嘉学派”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他首先以叶适的《习学记言序目》里的重点语句开头,提出了“永嘉学派”与“理学”、“心学”在哲学思想主张上的异同,认为“永嘉学派”的哲学思想是既重视结果、更注重“理备事足”过程的一种方法论,为沙龙打开了话匣。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宋代文学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钟振振博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儒家思想讲求“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永嘉学派”支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但“义”和“利”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钟教授认为其思想突出对国家、社会有“利”则属于“事功”,只突出对个人有“利”,则可归纳为“功利”。他说“诗词之热”是文化沉淀后自身的复燃,是中国人解决“衣食住行”解决这些最初的物质追求后,内在的精神文化追求。钟教授以永嘉书院为例,认为书院投巨资搞建设,传承永嘉学派、宣传山水诗文化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义”字为先的具体表现。钟教授旗帜鲜明反对低层次的企业家一味追求物质财富传之子孙,赞同高层次的企业家讲求“功”在国家、民族,追求“利”在社会和谋求长远利益的宽广胸怀和格局。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经贸管理学院院长,永嘉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国胜认为产生于耕读文化的“永嘉学派”很重视“义利”关系,可以从“人性”来分析。“以义合利”的观点和“和合文化”本质相通,“永嘉学派”与“和合文化”是什么关系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温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倪考梦引用哲学领域“三个世界”的理论,即现实世界、心理世界和语言世界的三分法,指出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现实世界的实践行动,会有不同心理世界的理论思考,并转化为不同语言世界的话语表述。许多时候大家的分歧往往发生在语言世界,所以在思想层面在求同存异,更重要的是,从话语回归理论并指导实践本身。南宋时永嘉学派之所能安身立命、渊源流传,是因为其话语和理论有实践作为支撑。同理,改革开放年代的温州模式和温州精神所以被认可接纳,也是因为其在现实世界里能指导实践并取得成功。今天我们讨论永嘉学派思想的时代价值,讨论“义利之辩”,不能脱离现实世界,“事功”和“功利”的话题也要回归实践,不能停留在抽象的讨论中。

永嘉县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叶卫周发言,希望各位专家在一个开放的语境和宽松的氛围中立足当代、立足温州和永嘉来谈永嘉学派,多点对温州和永嘉发展短板和今后长远建设的建议和讨论。永嘉学派的形成与时代紧密相联,是针对时弊,对当时束缚国家和民众发展问题而提出如提升和解决方法途径的实践与摸索,在当时具有先进性,但比对现代制度发展又是具有滞后和局限性的,我们应该要既遵重历史,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历史,既要拿来主义,又要舍弃不合现在时宜和已落后的思想认知。尤其是在当今我们如何取“义”、如何取“利”上,要有大义与小利的分析,长利与短利的分析,摸索当今中国发展之规律,融入新的发展实践,提升事功思想内涵,为现代温州学的开创提供源泉和动力。

温州学研究中心方文度认为,永嘉学派提出的“义利并举”是一种思想进步,它将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好坏人”的判断标准辩证统一了起来。他主张多研究永嘉知名先贤如郑伯熊三兄弟、郭楚望、陈傅良等,研究他们与永嘉学派思想的关联,不断拓宽永嘉学派代表人物,深入挖掘和丰富永嘉学派内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嘉学院教授刘小方结合永嘉文旅行业谈了三个方面,他认为首先是场景永远比风景更重要;如淄博烧烤、贵州村超的场景打造胜过“好山好水好无聊”的视觉疲劳;其次是日常策划永远比一劳永逸的规划更重要,注重不断推出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最后是活动永远比口号更重要,应该学习东南亚景区,用目不暇接的活动吸引游客,这样的景区才是活的景区,这样的文化才是活的文化。

与会其他嘉宾也纷纷阐述了各自的见解。温州理工大学教师陈晓东以抗击新冠疫情为例谈到了《永嘉学派》的应用价值,谈到了群众之功、未来之功;温州市古琴协会会长胡跃中从郭楚望的家国情怀谈到古人的“义利”观;永嘉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徐俊认为“义”和“利”不应该成为对立面,虽内涵不同,但在不同时空可以相互转化;温商两代人同仁汇会长林潘武讲到温州人在建设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进程中企业传承与接班问题等等。“事功”和“功利”,其内涵、作用,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过程,由于人们的立足点和观察点不同,侧重点与实战不同,加之历史的局限性,思想与认知不同,可能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但这不能阻碍历史滚滚向前的发展潮流,及真理越辩越明的沙龙取向。本次沙龙大家在“事功”和“功利”方面的探讨必定为今后的实践铺垫基础。活动中,大家将话题延伸到文化教育、城市建设、未来乡村建设、企业发展等各个领域,贯穿古今。也使参与者对“事功”和“功利”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入的可能,对永嘉学派的发展与继承有了更加清晰的辨知,这对必将为温州和永嘉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永嘉县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