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浙里·悦读 | 荐书(51):用阅读觉醒更丰富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3-06-27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编者按:书香润泽心灵,读书启迪人生。“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自成立以来,举行了大量的阅读分享活动,一份份高质量的阅读书单持续更新。“荐书”栏目将继续根据各读书会荐书主题,择取优质好书与读者分享,让更多的人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畅游知识海洋,实现精神上更高境界的“富有”。


涵芬读书会荐书主题:阅读觉醒更丰富的自我

“不要在外面的世界徘徊,真理就在内心世界,你要回到内心世界去。而读书,就是将我们带回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真实自我、开始觉醒的过程。”作家奥古斯丁曾这样说过。

平淡忙碌是现代生活的常态,但全然沉浸在世俗的奔波中,难免会失去生命中本初的趣味,而阅读恰恰能成为疲惫之余的那一缕光。阅读使人充实、明智。丰子恺先生笔下温情琐碎的万事万物,马未都先生笔下纵横交贯的唐诗世界,戴建业先生笔下趣味横生的“魔性”诗词……生活不止于眼前,阅读自有其天地。不以阅读为目的,而是怀着敬畏之心、好奇心、对万事万物的喜爱之心去阅读,到书中去追寻那最真挚、最有趣的灵魂。与作者对话,在共鸣中找寻自我,塑造人生。


推荐一

《万物有真趣》

作者:丰子恺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内容简介

人如何度过一生,才不会辜负生命?民国最爱人世间的丰子恺告诉我们:“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最近重温丰子恺的书时,常常被他笔下平凡生活的温情所感动。不论是花草猫狗,一弯新月一壶热茶,还是写小儿女的娇憨......再琐碎的生活被他写出来,都变得机灵有趣。没有炽烈的语言,却质朴得像一丛春涧小溪,流过心田,抚平燥郁。顺境时,读丰子恺的文章小画,有种清风拂面、朗月高悬的心旷神怡;低谷时,读丰子恺的字句,纯粹而豁然,治愈心灵。

作者简介

丰子恺,画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师从弘一法师,学贯中西。他的散文兼有平易纯朴之风、宽仁隽永之意和童真天然之趣,是现代文学中备受推崇的佳品,多篇被选入教材,作语文教育典范。其漫画幽默风趣,流传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读者争相收藏。

读书笔记精选

第一眼见到这本书的名字,就觉得它的作者一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仔细一看,果然是的。丰子恺老先生在我眼里一直是一个顽童,这本散文漫画也很好地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他总是热爱着一草一木、热爱生活每一个小细节。都说书籍使得人进步,《万物真有趣》带给我的却是更深刻的人生感悟。读完这本书,我真切地爱上了并且向往着这本书当中的生活方式。记录给凳子穿鞋的阿宝、观赏一个安静夜晚的月亮、想象淘气暴躁猫咪的心理活动……无论是简笔漫画还是散文文字,都将万物的“灵”展示给读者,同时让我们了解到万物的“美”。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周遭的烦心事好像全部被驱散开了似的,仿佛是在这本书当中寻到了一处安宁,供我独自品味。也许在成人世界当中,万物有趣这个说法听起来是非常可笑的,但就因为它如此难能可贵,才需要我们去学习这份看见“有趣”的能力。匆忙的生活纵使总是有着鸡飞蛋打的糟糕,但在忙碌完后,抬头看一看天空,也许就看见了星星有趣地排着队,和你招手。

李心悦 温州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推荐二

《马未都讲透唐诗》

作者:马未都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3月

内容简介

唐诗宋词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文学营养。它是读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一把钥匙,也是通向国人精神秘境的一条通道,让我们古老的民族因此生动、健康、圆融、继而丰富多彩。为让读者了解诗境、诗韵,本部“读透唐诗”用了306幅传世名画穿插其中做“场景秀”。而感性的场景,除了细腻深入的文字,更赖于视觉的情景带入,助读者纵思神游,更好地理解全诗。

作者简介

马未都,文化学者、作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90年代初期,他从出版社辞职,与朋友们组建海马影视创作室,推出《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家喻户晓的热门电视剧。后出版普及性艺术读物《马说陶瓷》,成为无数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启蒙读物。

读书笔记精选

单论书中百余幅仿若真迹的古典名画彩图,便已奠定此书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高,加之其带着博物馆艺术品气质的雅致装帧与排版,更是将文史中历久弥新的唐诗鲜活地列于一方纸质天地之上。

正如马未都先生不设围栏与玻璃的“观复博物馆”展厅,此书所言,均为通俗的白话,读来亲切、易懂。书中所有诗句以及生僻字,也都悉心标注了拼音,对孩童与老者均不设门槛。

书中内容更是一片蔚为大观的世界,其中马未都先生对许多作品的解读甚至刷新了曾经的认知。比如张继《枫桥夜泊》常有解读道是:诗中淡淡的乡愁被万籁俱寂中一点钟声化为了静谧祥和的禅意。然其诗背景是,作者时逢安史之乱,官场前途尽毁,还需随时提防叛军。诗中“月落”“乌啼”“寒”“愁于何时重回安宁”才是他内心真实写照。马未都先生还补充了个冷知识:寺庙半夜敲响的钟叫做“无常钟”,提醒人们命运无常。对诗人张继来说,很应景,他暂时安全,但仍心有余悸。后来果然发生悲剧:叛军洗劫洛阳,白马寺被焚毁,旅居当地的他又写下《宿白马寺》为难者哀悼。若不了解作者人生境遇,对诗的理解或将谬之千里。

这本汇大唐风貌、百姓生活、历史典故、诗句赏析于一体的“大百科”,集合了马未都先生从历史、社会、心理等多个维度讲述唐诗,后用艺术眼光分析诗中美学的大智慧,确是应证了序言里马未都先生所说的“三位一体”,极具新意与匠心。今时一观心悦诚服,唐诗与诗人与时代浑然一体,读来前后贯通,因果相连,一举打破曾经孤立地看待诗词的本末倒置。原只有读懂有趣的灵魂、曲折的命运,方可领悟诗中动人。书未达尾声,便已萌生“观复”之意,三回五次都算不得多。

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若有心读透中华民族千古不朽唐诗者,决计不能错过马先生此番著作。

周睿 浙江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推荐三

《戴老师魔性诗词课》

作者:戴建业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0年5月

内容简介

“李杜诗篇万古传”,作为中华儿女,唐诗可以说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为什么要读李白和杜甫?明人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唐诗是古典诗歌的高峰,而李杜两人就是这座高峰的峰顶,他们是同时代的人吗?二人是否有过交集?一仙一圣擦出过怎样的火花?我们熟悉的诗句,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本书趣味性很足,但不能算作学术类书籍,对于想了解诗歌,对其感兴趣,暂时又不太能读专业性很强书籍的人来说,是非常适合的。

作者简介

戴建业,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华中学术》主编,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国学馆馆长。先后出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老子的人生哲学》等学术著作11部,出版《假如有人欺骗了我》《一切皆有可能》等随笔杂文集6部。

读书笔记精选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少时读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不由得为李白谪仙般的风姿与气度所倾倒。桀骜不驯,豪放纵逸,这正是杜甫为李白所画的肖像画。

天宝三载,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会,闻一多先生十分形象地比喻说,这是中国的太阳和月亮碰了头。可戴建业老师却并不认为二者是日月之别,而是双日并耀。此二人身上乘载着诗界的“盛唐气象”。而在我看来二者更像是尚还懵懂的月亮追逐太阳,沾你一丈光,而后学着自己明亮。

语文一科,苦限于应试久矣。很多人学习诗词时被限制在一亩三分地,忽略了其本身的魅力。戴建业老师的课生动有趣,质朴本真,尤其适合对诗感兴趣的文言苦手。此书围绕李杜二人展开,双线并行而后会聚交叉。

说杜甫不浪漫,可曾读过他的《壮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是杜甫自夸之辞,他也曾像李白,像盛唐的大多数诗人一样,有着轻狂的青年时期。所以他感叹于李白的风姿狂态,欣赏他的极端浪漫主义。

李白被赐金外放,心有郁郁,以笔书之。在“路远西归安可得”这句之后,笔锋陡转——“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这与他将进酒中“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句异曲同工。这便是白诗的特点了,心中郁结陡转之后便越写越快活。当时默默无名的杜甫在李白被外放后,曾陪同他去寻仙问道,而却因为内心不认同李白这般排忧解闷的方式离开。

李白是浪漫的诗仙,却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如戴老师所言“杜甫为人则稳健节制,博大深沉,他的诗歌更多地表现了大唐由盛转衰的痛苦历程”。一仙一圣,二者由此分别。

李杜二人相似的生命力与激情,逃不开他们的时代背景。而我们借他们的诗,亦可窥见盛唐气象。作为“后之览者”,在戴老师风趣生动的讲解下,“亦将有感于斯文”。

李婧依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