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首届“丝绸之源·嫘祖母亲文化节”系列活动暨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吴兴举办

发布时间:2023-06-24

|

来源:吴兴区社科联

浏览:

“一根丝”牵动一场穿越千年的古今对话.

6月17日上午,由中国先秦史学会、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妇联、湖州市政府、湖州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民俗里的湖州”首届“丝绸之源·嫘祖母亲文化节”系列活动暨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新青年城市湖州吴兴开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所、中国先秦史学会、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究丝绸之源历史文化,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刘东表示:“吴兴拥有历史悠久的栽桑、育蚕、丝织技术,素有‘蚕桑甲天下’之说。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了世界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家蚕丝织物,被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在吴兴举行学术研讨会、嫘祖母亲纪念等‘丝绸之源·嫘祖母亲文化’系列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

省妇联党组成员吴越表示:“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无论是被誉为人文女祖的嫘祖古代传说,还是岳母刺字、木兰从军等历史典故,无论是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鉴湖女侠’秋瑾、‘浙东刘胡兰’李敏等女性革命家,还是新时代奋斗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优秀女性,她们在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男女并驾,如日方东’的绚丽篇章。”

湖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金佩华表示:“纤纤蚕丝唤起了湖州人复兴丝绸文化的责任与担当,也牵起了湖州师范学院和吴兴的校地合作。学校与吴兴自2020年签订新的一轮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层次不断提升、领域不断拓宽,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活动的举办正是校地深度合作的体现和展示,也是落实开发吴兴地方文化资源的具体举措,我们相信,双方合作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吴兴区委书记赵如浪表示:“在丝绸之源纪念、发掘、弘扬嫘祖文化,既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文化幸事,也是一件助力产业和城市的发展大事。未来,我们将借助本次大会的东风,持续传承嫘祖精神、汲取文化养分、凝聚前行力量。”

(在钱山漾遗址发现的家蚕丝织物,距今有4400-4200的历史 来源:吴兴区委宣传部)

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及研究生导师孙敬明研究认为:“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丝绸、丝带等丝织品,应是中国考古学史上发掘出土时间最早、丝织品年代最早、保存程度最好的典型物证。结合相关证据良渚文化的时代大致与黄帝时代相对应。嫘祖发明养蚕丝绸,而钱山漾遗址出土丝绸应属嫘祖发明丝绸之范畴。同时在遗址中还发现了与丝绸纺织相关的多种用具,从而证明当地养蚕与丝织的发展,这种综合的发现在国内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认为太湖区域尤其钱山漾及其周近应该是中华丝绸之路的原点。”

吴兴拥有历史悠久的栽桑、育蚕、丝织技术,素有“蚕桑甲天下”之说。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带领以女性为主导的劳动群体开启了人工植桑养蚕的崭新历程,满足了先民对温饱的需求,被誉为“华夏母亲”“中华先蚕”。在湖州本地,嫘祖化身为“蚕花娘娘”,采桑、养蚕、缫丝、织绸及其传说习俗构成了蚕桑文化。吴兴各地就有许多敬蚕重桑、爱蚕护桑的习俗,每年从腊月十二蚕花娘娘诞“送蚕花”一直到“蚕罢”“谢蚕花”,蚕桑文化传承至今。

湖州社科各界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广泛团结凝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学术研究,继续加强丝绸文化和嫘祖母亲文化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丝绸之源·嫘祖母亲文化”内涵,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把“丝绸之源·嫘祖母亲文化”打造成独具吴兴标识、吴兴特色的人文社科“金名片”。


(吴兴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