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智能实验室等单位成功举办第二届“智能时代的德育”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05-23

|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智能实验室

浏览:

2023年5月14日,第二届“智能时代的德育”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培育实验室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智能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与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林一钢,田家炳基金会高级干事甄眉舒,浙师大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以及国内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德育专家代表参加研讨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20多家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55万余人次的参加。

开幕式上,陈峰表示,一直以来,在数字化的智能时代背景下,浙江省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初步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但也发现,很多所谓的智能技术似乎在德育面前无能为力、很不智慧。希望通过这次学术论坛,能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探索出新办法、新路径。

林一钢代表浙江师范大学致欢迎辞,并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

甄眉舒代表田家炳基金会预祝会议成功举办,同时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共同探索德育新理念、新范式和新方法,从而帮助青少年过上田家炳先生所倡导的“幸福人生”。

冯昊青教授主持发布了《2022德育年度报告》。

圆桌论坛上,围绕智能时代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改革、网络言行的伦理底线与德性养成、数字时代的青少年德育、智能时代更需要“润心滴灌工程”、ChatGPT对教育的挑战与应对、智能时代的德育挑战、网络的技术陷阱与学生网络臣民的诞生及其超越、智能时代学生心理健康的内生促进探索与实践等重要议题进行了讨论。

孙炳海教授做了“风险累积-正向支持:智能时代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改革”圆桌论坛报告,分享讨论了实验室在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全面推动心理健康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同时也指出现阶段所面临的亟须解决的关键性技术和理论难题,为未来研究发展提供了指引。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智能实验室是浙江省首批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之一。实验室通过社会实验心理学、教育神经科学、计算社会学、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方法交叉融合建立系统的实验室体系,围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和促进”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智慧识别与精准干预”两大研究方向,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机制研究与危机识别与干预的精准化和智能化,促进儿童青少年脑智全面健康发展。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有力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见效,谱写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对推动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注入力量。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智能实验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