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省社科联业务主管社团第六片组举行主题教育学习会

发布时间:2023-05-18

|

来源:浙江省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会功能性党支部

浏览:

根据党中央的精神和省社科联关于“浙江省社科联业务主管社会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方案”的要求,5月12日下午,省社科联业务主管社团第六片组在浙江之江创投研究院“社科之家”举办了专题学习会。本次专题学习会由片组长单位省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会组织,片组成员省科社学会、省政治学会、省马克思主义学会、省党史学会、省哲学学会、省伦理学会、省逻辑学会等社团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和代表参加本次专题学习会。

省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会副会长兼功能型党支部书记张明德主持了专题学习会,他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学习心得,进一步明确落实省社科联关于社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

接着,省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孝明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有关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的重要论述”的专题讲座。徐孝明教授认为党的二十大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对新发展阶段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二十大报告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就,科学研判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宗旨和方略,为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二十大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需要我们社科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并为这一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学习交流阶段,省党史学会秘书长俞红霞研究员认为,道路决定命运,旗帜指引征程。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只有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省哲学学会秘书长董金华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必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从时间逻辑上把握“两个结合”,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当下、同中国的历史相结合;从内容逻辑上把握“两个结合”,则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情、同中国的文化相结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脉,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血脉,只有做到“两个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李黄骏教授认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不会永远一帆风顺,特别需要我们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其次,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贯彻落实。最后,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推进。省马克思主义学会的吴帅博士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协调与世界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有效途径。中国式现代化正是为了避免现代性过程的种种弊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发挥中国的独特作用。省政治学会的宫兰博士认为,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守正创新、独立思考、自我完善、保持活力的旗帜,是我们把握历史主动性的精神渊源。其它社团的负责人和代表也纷纷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工作,畅谈学习心得和感悟,表示要进一步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主题教育工作,实现社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浙江省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会功能性党支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