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宋朝的天气预报

发布时间:2023-04-03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两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的独特韵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光彩夺目,还是精神世界的审美意趣,宋文化总让人感到意味深长。让我们跟着《夜听宋韵》,回眸两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

“清明时节雨纷纷。”“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发尽桃花水,必是早黄梅 (干旱) 。”从众多气象谚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气象观测的重视。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里,气象学显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科技知识体系,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根据出土文物的记录,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卜辞中就有预测天气的记载。卜雨和卜霁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占卜类型(霁就是:雨止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个诸侯国都非常重视气象的观测,并形成了记录物候和天气的传统。在《管子》一书中就曾出现了清明、大暑、小暑、大寒等后世24节气的名称。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收录物候、节气和天气方面也有众多的诗篇,如“终风且暴,顾我则笑。……终风且霾,惠然肯来。”就与天气预测有关。到了汉代,中国气象知识朝着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继续发展,在气象仪器的帮助下,确立了24节气,指导农耕。唐代还出版了气象相关的著作《观象玩占》,作者李淳风不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候风羽葆”和“相风乌”的制用方法,还将风力细分为十个等级。这是世界上首个风力分级法,是气象学上的重要创举。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巅峰时期,随着天文历法、数学、航海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气象学领域亦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框架,针对大自然中对虹、梅雨、舶趠风(也就是季候风)的成因都做出了科学的解释,福泽至今。

根据记载,当时的大城市里有专职的气象员“报晓者”,担负着报告天气的任务。市民每天早晨起床,就能“收听”到报晓人带来的当日气象服务。专职人员不足,还形成了志愿者机制。南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每天清晨四更前后,杭州城周边的寺观开始鸣钟之时,寺观中的行者头陀就会沿街报晓兼报告天气。天若晴说“天色晴明”,阴则说“天色阴晦”,雨则报“雨”。他们沿街敲打铁板或木鱼,口头报告天气,为上朝的官员、宿卫的士兵以及市民服务。即使是风雨霜雪等恶劣天气里,报晓人也不会有一日停歇。

吕祖谦是宋代的大儒,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气象观测员。从1180年正月初一到1181年7月28日共588天的时间里,他记载了金华地区每一天的阴、晴、风、雨、雪、寒、热、雷、霜等天气现象,以及与天气现象对应的杏树、桃树、海棠、菊花等20多种植物开花的时间和具体状态,详细记录了首次听到春禽或秋虫鸣叫的情况。这些资料,是中国古籍当中连续记录时间最长、气象要素最齐全的气象观测资料,后世还有学者将吕祖谦推崇为古代物候学的开创者。1181年7月29日,吕祖谦因病逝世。没想到他的气象和物候记录工作,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朱熹在为吕祖谦这部《庚子辛丑日记》写跋时,对他病中记物候日记,无一日间断的问学精神十分敬佩。现代物候学的创立者竺可桢也对这部南宋时期的《庚子辛丑日记》非常推崇,多次在文章中提到该书对现代物候学的影响,还以身作则奉行这种精神。竺老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依然笔耕不辍,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风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值得今天的人们继续践行与发扬。

来源:杭州市上城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