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纪念著名戏剧家董辛名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温州举行

发布时间:2023-03-31

|

来源:浙江省求真社会发展研究院

浏览:

3月25日,由浙江省求真社会发展研究院牵头,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会、董每戡戏曲文献资料馆联合的纪念董辛名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瓯海举办。温州市文化界、学术界人士,瓯海区政协、董辛名家属等30多人参加了座谈。

戏曲史专家陈寿楠先生在会上介绍了董辛名先生投身革命戏曲创作的曲折生平,董辛名是著名戏曲家、戏曲史家董每戡的胞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赴日本求学就读东京剧校,抗战后长期在温州从事剧运,积极参加左联活动。他在短暂一生中创作了《最后的胜利》《游击队的母亲》等大量革命现代剧,是一位融创作、表演、导演于一身的全才戏剧家。

瓯海区政协副主席戴刚在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董辛名在抗战前后为中国现代剧的创作发展所作的贡献是温州的骄傲,值得后人发扬光大,纪念这样一位文化巨匠,对今天推进文化发展繁荣、艺术创作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远意义。

瓯海区政协原秘书长董定珍、办公室主任谢微东认为,上世纪中期活跃在中国戏曲文化舞台的董每戡与董辛名双星并出于瓯海,见证了温州深厚的文化渊源。作为戏曲之乡的东瓯名镇,董每戡与董辛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值得后人去发掘、继承。

原瓯海区统战部会长冯强生发言认为:温州话剧是家乡人民的记忆,是一度风靡的文化,如今却逐渐被淡忘了。今天的座谈会同时也提醒我们,面对先人遗产,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知名学者、市社科联原主席潘忠强说,从温州学的学科体系去思考——董氏兄弟所开创的现代剧,为我们文艺发展开启了新的内涵。

浙江省求真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宋乐稣认为,从南宋以来,温州就是戏曲文化的故乡,戏曲也是温州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瓯海董每戡、董辛名以戏曲为武器投身民主革命,为我们留下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天的座谈会更启发我们:在当前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形势下,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倍感肩负着重大责任。祝愿借此会议,助力推进我市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建设。

(浙江省求真社会发展研究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