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平阳县昆阳镇的鸣山村,是温州市社科普及基地,厚重的非遗文化是它的名片,宁静美丽的江南景色是它的招牌,经过探索,鸣山村将非遗和景色有机结合,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共富经验。近日,我们跟随温州全媒体平台“快点温州”“行进共富路”栏目一起踏上鸣山村,探访它的共富之路。
第一站我们来到的是平阳蛋画店。一走进店内,琳琅满目的蛋画作品映入眼帘,走近细看,这一个个精致的民间工艺品更是在笔墨间浓缩着充满奥妙的大千世界。记者也上手体验了一把蛋画的制作过程,直呼“太难了”!
温州市非遗蛋画代表性传承人叶立辉老师告诉我们,鸣山村引进非遗的政策是他在这里开店的契机,他认为要将非遗技艺传承给大家。谈到客流量,叶老师说这几年在这边做得挺好,来的客流量也挺大的。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鸣山银铺。精心打造的银质作品让人赞叹不已,据负责人袁雄介绍,鸣山村的非遗政策和他的作品契合度很高,加上平阳的礼品市场所占的份额较高,商机很大。
在鸣山村,不仅可以打卡非遗文创产品,还可以打卡非遗美食。第三站我们来到了“黄隆泰糕点”,品尝了鸣山村的美食冰糖炒米。闻着阵阵香味,看着"黄隆泰糕点"第五代传承人黄崇岳制作冰糖炒米的场景,大家都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尝尝了。黄崇岳告诉我们,这家店生意很好,一年有十来万的收入,对于游客来说,体验非遗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自己在这里开店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鸣山村的“非遗+文旅”经济带来了人气的同时,也给整个村带来了许多就业岗位。鸣山村的村民对此感到很满意,卖小吃的店主以前是个家庭主妇,如今村里发展好了,做点小生意,一天能卖一千多块钱。
在这里,游客不仅能体验非遗项目,品尝地方特色小吃,还借着外力打造了高端民宿,让人玩得了、来得久、住得长,那么第四站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忆汸塘河”的民宿。据村委监督主任黄小宝介绍,这个民宿是第一期,接下来还要打造第二期,村民的收入也不断提高。
鸣山村的游客大多是慕名而来,“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意境让他们无比向往,在这里,他们赏美景、品美食、玩非遗,无不惊叹鸣山的蜕变与发展。
坐在游船上,沿着河流安逸地欣赏整个村庄的景色更是一桩美事。在宁静的游船上,古色古香的村庄美景中,鸣山村的尤书记向我们讲述了鸣山村的共富之路。谈到是怎么想到用非遗来带动鸣山村的致富,尤书记说,村里2017年发展的时候就考虑文化非遗为主,非遗如果产业化,就带动人气了。对于低保户,村里把摊位给他们免费摆摊,让他们也靠自己的双手提高了生活水平。
说起鸣山村的变化,尤书记自豪地说,一个晚上最起码三到五千人在鸣山吃饭,鸣山村每年有个鸣山民俗文化节,那一天的人数可能超过十万人次,整个村人山人海,村里还弄了一个百家宴,那一天整个村可能有两千桌的酒席,同时,他们也统计过,现在大概有300多本村村民就业。此外,据尤书记介绍,2017年到现在,鸣山村人均收入翻了三番。
(平阳县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