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社会对人文社科知识有普及的需求,是文明的大进步。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读一读社科知识普及小文,都是最时髦惬意的事情。浙江社科将在每周日设社科普及成果精选栏目,连载部分优秀社科普及作品以飨读者。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古至今,人们都关注“器”与“道”的关系:道在上,器在下;器亦道,道亦器;道先器后,器以载道;日用即道,天下皆器。从时空的角度理解,除了文化意义上的道,器物在生产使用和传播过程中,还有空间上的“道”,器物随人的旅行,是一部新的旅游史。今天节选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成果科普读物类(22KPDW04YB),刘小方的《器物旅行记》中的《硬木桌,西游欧美的明清桌子》。
在现代生活中,桌子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或用它看书、读报、绘画、写作,或用它款待亲友、游戏娱乐,或用它盛放物品、美化环境,或用它进行会议谈判、商务社交,等等。明代,中国桌子制作进入鼎盛时期,大量简约大气的精品木桌漂洋过海,成为欧洲皇室贵族家中的“座上宾”。这些木桌最终流入欧美各大博物馆,成为闪亮的中国文化符号。
宋元之后,中国家具的制作水平迅猛提高。在艺术风格上,大胆摒弃前朝繁复拖沓的设计,崇尚简约灵巧的意境,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对此,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予初观《燕几图》……以其太涉烦琐,而且无此极大之屋,尽列其间,以观全势故也。凡人制物,务使人人可备,家家可用,始为布帛菽粟之才,不则售冕旒而沽玉食,难乎其为购者矣。”《燕几图》由北宋黄伯思编著,在当时,“燕几”是一种可以错综分合的案几,开始时有六几,后来又增加为七几,也叫“七星”,使用时纵横排列,使之成为各种几何图形,构成复杂多样。材料上则多选用生长于热带地区的花梨木、红木、紫檀木等珍稀硬木,后期制作时又充分运用中国传统蜡饰工艺,使家具既能呈现原木的纹理,又可确保棕眼细密、色泽典雅。
明代,虽然大体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在郑和下西洋等系列海外探索活动的引领下,官方和民间两个维度一直延续着对外的交流与贸易。简约清爽、线条优美、比例匀称、气质高贵的中国木桌,正是借着这股时断时续的贸易风潮不断登陆欧洲,成为影响世界家具制造的强劲东风。对此,欧洲多位建筑及家具艺术史研究大家对以明代木桌为代表的中国家具予以高度评价。其中,被誉为“欧洲家具之父”的托马斯·齐彭代尔更是亲自操刀,以明式家具为蓝本为英国王室打造了一整套宫廷桌椅。
托马斯·齐彭代尔出生于英格兰东北部的约克郡,是英国乃至欧洲最著名的家具艺术家。他于1754年出版了著名的《绅士和家具设计指南》一书,奠定了自己在欧洲家具理论设计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在这本书中,齐彭代尔系统介绍了来自中国的明式家具,并在对比了古往今来世界各类家具的艺术形态之后,明确指出:“在全世界范围内,能以‘式’(style)相称的家具仅有三类:中国明式家具、哥特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
稍晚于托马斯·齐彭代尔的建筑学家威廉·钱伯斯同样迷醉明代木桌。1740—1749年,他借在瑞典东印度公司任职的机会,曾三次前往中国旅行,以深入学习中国园林营建及家具制作技艺。回到欧洲后,他于1757年出版了《中国建筑与家具设计》一书。作为最早介绍中国园林和中国家具的专业人士,威廉·钱伯斯对欧洲的造园艺术和家具设计产生了较大影响。他本人设计制作的明式木桌,线条舒展、棱角分明,样式简约清爽、韵味十足。
正是在18—19世纪欧洲建筑及家具艺术家的强势关注和推荐下,中国明式木桌不断在欧洲受到热捧,随后成为整个欧美乃至世界收藏界争抢的对象。现在,无论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还是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丹麦国家博物馆等世界一流博物馆,都将中国明清木桌作为收藏的首选,也将已有的木桌藏品视为镇馆之宝。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明代家具都是通过平等贸易登陆欧美世界的,它们中的一部分还印刻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屈辱。1921年,一本名为《中国家具》(中文名为《欧洲旧藏中国家具实例》)的图录在法国出版,作者为莫里斯·杜邦。这本书收录了流转在欧洲的顶级中国明清家具58件,其中有桌案16件(明代6件,清早期10件),这些家具全部为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从故宫、颐和园等地抢劫掠夺而来。
今天,桌子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家具,桌子的材质、式样、风格也更加多元化。当我们享受桌子带来的便捷和舒适的时候,不妨也回顾下中国木桌的旅行,看看那些木桌走过的漫漫长路,听听那些木桌曾经的故事,或许我们就会对中国木桌肃然起敬,因为它们曾经长久地引领过时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