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千人宣讲•百人访谈​(53)| 白小虎: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与思想指引、理论指导

发布时间:2023-02-07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浙江省社科联开展“社科学者千人宣讲、百人访谈”活动,组织广大社科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宣传新时代浙江发展重大标志性成果,在全省社科界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本期推出浙江省之江青年白小虎访谈《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与思想指引、理论指导》。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全文三万多字,十五个部分,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包括导语和第一至第三部分,是总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三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一份纲领性文献,总论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美好未来、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的全面理论思考和实践回应,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新的飞跃,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归结到一点,这一伟大的飞跃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也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百年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就在中国共产党还只是五十多人的小党时,党纲就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和平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远大理想、光荣使命,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以最终实现全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引和理论指导的。成为拥有9600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也是胸怀天下的现代化,更有理由相信、更值得信赖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也为深受和平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影响的人类文明带来新的希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尊重,是一种可信赖且爱和平的现代化。

新时代的这十年历史意义是什么?具有哪些里程碑的事件?

新时代这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十年,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十年。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十年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树起了中国化时代化的丰碑,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树起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丰碑,在新中国发展史上树起了强起来的丰碑,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树起了中国特色的丰碑,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树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十年经历了三件大事,都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表明经过了伟大工程建设的党,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加强,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表明了党的自我革命有效解决了大党的难题,这一时刻的中国式现代化具备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以这一矛盾为牵引,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完成,奠定了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起点,对现代化“三步走”战略进行新的谋划。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指引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十六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标明了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方位。最重要的成果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创新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指引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思想旗帜,是引领全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有中国特色。首先就是现代化的思想指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代表了历史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不可逆转向前推进,根本上是因为实现了“两个结合”的新飞跃。第一是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的,而不是对现有的现代化模式加以简单的照搬照抄。第二是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必须坚持和发扬,并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结合贯通起来。两个结合,都突出了中国自身的因素,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其它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是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

我们应以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三部分,集中论述了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具体战略行动,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历史进程在中国大地上的新的形态,历史雄辩地证明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思想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之无愧的领导力量,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看,现代化既有世界范围内的一般性,更有在具体历史制度和国情条件下的特点。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现代化在中国的实践,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世界观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现代的实践基础是新时代十年完成的三件大事,同样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体现在五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特征,其次是中国社会主义特征,再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人与自然方面传承发扬的特征,最后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与世界关系上传承发扬的特征。人口最大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情是根本性的特征,这也说明了现有的现代化道路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不可能为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提供现成答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把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以,两个结合给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四十个坚持”等一脉相承、完全契合。首要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最根本的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世界上没有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征程是一次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远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之际,中国式现代化已经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中走来,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思想指引,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的现代化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选择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也将造福于其它国家的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中国式现代化回答了历史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和人类之问。

作者简介

白小虎

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兼任浙江省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之江青年协会常务理事,入选“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