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浙里·悦读 | 荐书(三十五)斑斓入胜见东坡

发布时间:2023-02-13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编者按:书香润泽心灵,读书启迪人生。“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自成立以来,举行了大量的阅读分享活动,一份份高质量的阅读书单持续更新。新的一年,“荐书”栏目将继续根据各读书会荐书主题,择取优质好书与读者分享,让更多的人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畅游知识海洋,实现精神上更高境界的“富有”。

文澜读书岛荐书主题斑斓入胜见东坡

苏轼的一生演绎着超脱豁达的人生传奇,进可安天下,退能山水怡自身。从中央到地方,他心系百姓,有政敌却无私仇,尽管为官一贬再贬,却旷达洒脱、乐以忘忧。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但他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正如王辟之笔下的苏轼:“子瞻文章议论,独出当世,风格高迈,真谪仙人也;至于书画,亦皆精绝。”浩瀚文字为“苏海”,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苏东坡奇崛陡峭的命运、华采千年的诗词、豁达洒脱的处事等一同构成了这颗为后世人所疯狂的斑斓遗珠。

推荐一:《斑斓志》

作者:张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内容简介

《斑斓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张炜以十数年深研之功,兼诗学、写作学、文学批评、作品鉴赏、历史钩沉及社会思潮溯源之综合探究,力避俗见,直面文本,每言必得凿实,质朴求真,还诗性与生存实境,直抵人性深处。全书分七讲一百二十余题,每题必有独见,每见必得服人,呈现出独有的思想深度与文章才情。苏东坡以华采越千年,张炜以神思共婵娟,为网络时代的苏学爱好者再摆一道精神盛宴。

作者简介

张炜,山东省栖霞市人,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2020年出版《张炜文集》50卷。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等21部;诗学专著《也说李白与杜甫》《陶渊明的遗产》《楚辞笔记》《读诗经》等多部。作品获优秀长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奖、南方传媒杰出作家奖等。

读书笔记精选

斑斓,意为颜色灿烂丰富。此书以“斑斓”为名可谓十分贴切,苏轼的一生是斑斓的,作者张炜的表达也是斑斓的。

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了频繁种种,六十余年的人生从政四十余年,写下了灿如星斗的诗文,在文学造诣上有“苏海”之说。正如张炜在书中所说:“尽管苏东坡命运多舛,坎坷无尽,从高最滑下深谷,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失败者。他是作为一个顽强抗争、百折不挠的形象,屹立在历史尘烟之中。他以区区六十余年的生命,创立万卷诗章、三州功业,更有功业之外的累累硕果。”

因此,中国不仅有红学,更有广泛的苏学研究者。自现代作家林语堂的“苏传”问世,可谓是高标卓立。而张炜的“苏传”却另辟蹊径,在结构上不是像传统传记以时间为主线,而是框架式解读,作者将苏东坡丰富曲折的一生分成了七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并通过史料记载、作品和材料,对苏东坡进行客观性描摹和解读。

阅读《斑斓志》时,我在与苏东坡的对话和互动中得到了治愈。苏东坡是洒脱之典范,在大众焦虑的当下,年轻人更应该习得苏东坡身上的进退自如之态,求内心之真,做到“莫听穿林打叶声”。

(汪芹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生)

推荐二:《见东坡——读<黄州寒食诗帖>》

作者:孙善春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时间:2022年4月

内容简介

《见东坡:读<黄州寒食诗帖>》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善春给艺术人文学院研究生讲述苏东坡书法时的讲稿整理而成。通过“诗”“书”“文”三方面对《黄州寒食帖》这件作品进行解读,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向读者讲述这件作品,探讨苏东坡的人生,通过作者的娓娓道来,成就了一个非凡的艺术故事。《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作者简介

孙善春,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艺术哲学与视觉文化研究,撰写了大量艺术理论批评文章。近年来倾力于中国书法和绘画文化思想研究,出版专著《历代书论札记》《解读本雅明的历史哲学论纲》,译著《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

读书笔记精选

《寒食帖》此种执笔方法之长而无其短,突破了“石压蛤蟆”的扁字体,字体恣肆奇崛,变化万千,一任笔力所至,清雄豪放,沉着痛快,自然成妍,具有超逸的韵味。观其章法,动势彰显,洋溢着起伏的情绪。随着情感逐渐向激越过渡,字形出现正斜交替变化,用笔无拘无束,率意奔放。生活的困顿,政治的失意,人生价值的迷惘,千头万绪一起涌上心头,苏轼已不能也不愿再约束自己的情感,而任其宣泄,是以书到后面越发恣肆挥洒,“哭途穷”这三字真正道出了他此时充满矛盾的心境,真情所露,是以字形猛然放大,使我们可以直视他的心灵。随着“死灰吹不起”,全文戛然而止,在手稿的结尾,苏轼仅写下了“右黄州寒食二首”便结束了,这在苏轼的传世作品中绝无仅有。恰如一首悲怆的乐章,意尽曲终,戛然而止,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正如苏轼所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心忘于手,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黄州寒食帖》正是这样的无意佳品。我们可以揣测苏轼当时的心境,暮春之初,阴雨连绵,外面到处是一片泥泞,萧瑟如秋,书家病后初愈,面对这空灶湿柴,冷清至极,遥望家乡,云路隔断,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此情此景,苏轼必是满腔忧愤之情如洪水决堤,势不可挡,他不得不提笔作书,为这决堤之洪水寻一宣泄之道,恰如李商隐在《无题》之中所说,“书被催成墨未浓”,他必不能再去思虑书之工拙,而是满腔忧愤顺管而下,不知书法为何物也,正如苏轼自己所说:“口必至于忘声而后能言,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此正是无意之境界。

(作者:黄文怡 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本科生)

推荐三:《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时间:2016年

内容简介

这部《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在20世纪40年代用英文写成,共4卷28章。第一卷写苏东坡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第二卷写他的壮年时期,第三卷写他的成熟阶段,第四卷写他被迫害后的流放生涯。本书对苏东坡的超人才能及政治生活、文学生活等作了生动的描述和评价,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文学开标立范之作。在写作过程中,林语堂重新阅读了苏东坡的作品及跟他的经历有关的大量材料,研究了他一生中的重要活动及时代环境,尽可能地忠于史实,连苏东坡和有关人物说的每一句话都做到了有所本,并尽力突出苏东坡的个性特点。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读书笔记精选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第十一章开篇写到“杭州,在当年一如今日,是个美妙难言的都市。”杭州与苏东坡是分不开的,说到苏东坡是绕不开杭州的。苏东坡两度仕杭,一次副职,一次正职。1071—1074年,他36—39岁时任杭州通判。相隔15年后,元祐四年任杭州知州(1089—1092年)。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是在杭州度过的。期间留下大量的政迹、诗词、美食、传说。

苏东坡的《饮湖上初睛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尽了杭州西湖之美,无人能出其右。苏东坡不仅疏浚西湖,建造苏堤,更是留下大量的诗词文,介绍、宣传杭州。在《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中,他说“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在《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中,他又说“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故山归无家,欲卜西湖邻。”不怪杭州人喜欢苏东坡,苏东坡介绍起杭州来,是不遗余力的。初到杭州便写下:“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苏东坡在杭州,到一处写一处,处处是景,处处有诗。比如写孤山,有诗云“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又在《湖上夜归》中说“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写凤凰山:“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江城子》)写吴山,那是“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卜算子》)

西湖的晴雨雾雪、白日夜晚各有其妙,即使苏东坡离开杭州了,还会“昨夜风月清,梦到西湖上”“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作者:尹初 浙江图书馆文化志愿者)

精选读书笔记陆续上选

欢迎读者继续投稿

投稿邮箱

sklkpc@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