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管好用好后亚运文化资产,心心相融共享新亚运成果

发布时间:2023-12-29

|

来源:之江策

浏览: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既是体育盛会,也是人文盛会。亚运会留下的资源不仅体现在场馆、道路等硬件设施,更体现在精神文化的软性财富。亚运中的良渚文化元素、宋韵元素、亚运吉祥物,以及贯穿亚运会全程的鲜活的灵魂,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亘古流传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精神等等,经过当代数字艺术点化成当代文化艺术,都转化成了亚洲人民共享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态,都成为当代浙江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

杭州第19届亚运的筹办初心,不单是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更是要把亚运会所留下来的场馆办赛经验和各项资源用足用好。我们建议,浙江应该充分管好用好亚运文化资产,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对亚运会文化资产,实施专班领导管理,专项委托传播、营运。重点展开如下工作:

一、持续推进后亚运文化传播

杭州亚运会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浙江方式讲好了中国故事,用数字技术、国际话语与世界成功进行了对话交流。后亚运时代我们应该站在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高度,利用好亚运文化资产,继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具体可展开如下活动:

巡回报告盘活“人物资产”,以亲身经历讲述亚运精神

组织亚运筹办、策划、志愿者和开闭幕式亲历者到各地大中学巡回报告,与艺术、文化体育师生展开讨论,通过媒体报道扩大影响。

亚运会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是文化,亚运中最美的景观是人。亚运会火炬手中,有很多“杭州好人”、各个单位的杰出代表。在杭州亚运和开幕式和闭幕式,主角既包括了普通百姓,也涌现出了科技新“人”,点燃开幕火炬的数字人、转运赛场铁饼的机器人、提供导航服务的虚拟人。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赛场边加油助威的观众、志愿者,还有全力支持亚运的杭州市民、各地游客,他们用拼搏证明了中国实力,以笑容、欢呼诠释了亚运精神。这些“人物”的珍贵景观是最宝贵的亚运遗产,他们的形象需要保存、他们的故事需要传颂。运动员的故事、志愿者的故事、观众游客的故事、市民的故事,应该被挖掘记录下来,凝聚成一股精神力量,积淀为最核心的亚运人文遗产。

专题展陈分享亚运经验,以用具道具展现亚运精神

亚运会筹办过程,包括美轮美奂的开闭幕式中,有大量制作精良的道具、服装、彩车,这都是亚运盛会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符号。通过这些用具道具的展陈,游客和参观者可以走近亚运,再次体验杭州亚运会的独具韵味和别样精彩。浙江还可以在展陈现场举办亚运科技与艺术专题介绍会、创作座谈会,通过媒体方式让更多的人分享。

没有明星大腕光环加持,杭州亚运会开启了全新的平民化创意办会模式。这种“人文+科技”的办会文化,也是可以传承光大的重要精神文化遗产。在后亚运的文化遗产传播中,也要充分调动各社会主体的深度参与、全面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交平台的传播作用,着力打造人才培养和案例塑造的全社会制造体系,构建讲好中国故事的“大讲堂”,实现中国故事传播的系统化发展。

影视专题传播亚运美学:请专家挖主题,讲艺术

邀请专家学者,与亚运会开闭幕式的主创人员一起探索创作的经验,主题阐释和节目欣赏,重点阐述以下主题:

一是开幕式 “潮起亚细亚”主题,让人们对《国风雅韵》《钱塘潮涌》《携手同行》三个篇章呈现的史诗般的画卷有更深地理解、更强的记忆。结合浙江文脉教育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宣讲良渚玉琮开启的文明曙光,重温渔歌唱晚中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故事。结合中华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开放胸怀,重温开幕式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的文化魅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包容。宋韵文化与芭蕾舞交融,音乐剧与越剧同歌最恰当地表达了文化的多样性与融合性。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好比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各国文明形态各异,文化信仰千姿百态,文明互鉴之光照耀着我们共同的未来。

二是闭幕式短片《亚运精彩瞬间》用120秒串联起“亚运时间”里45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的一个个拼搏瞬间。全世界第一块数控草坪变幻出一个虚实相生的美丽大花园,各类元素、图案一一登场,人文之美、运动之美、山水之美和科技之美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结合。闭幕式恰逢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正是荷桂交替的时节,《荷桂共生辉》这个节目也以此为名。而且,桂花意为“桂冠”,有夺冠的含义,闭幕式上桂花如雨,让人联想到运动场上激烈的拼搏与向上的力量。最后,数字火炬手“弄潮儿”又从钱塘江奔来,见证亚运火种的熄灭,双手构成一个爱心状向人们致意,一路回首恋恋不舍,走向远方化为星辰。

三是亚运火种采集仪式的策划和实施。如采用凹面镜对太阳的聚光采火方式,点燃采火使者手中的采火棒。采火使者手持的并不是杭州亚运会火炬,而是采火棒,外观设计理念取自良渚古饰品玉蝉,顶部呈四射状,内嵌易燃物便于引火。将玉璧作为采火装置,玉琮作为火种盒放置台,也经过充分的考量。玉壁和玉琮是五千年良渚文明的重要代表性玉礼器,璧象征天、象征太阳的光芒,有着近九千年的历史。开闭幕式中,从良渚的水利工程到当代的数字化生态农业,沃野良田、稻海渔歌、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象依次呈现,生动形象地述说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秉持的是“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把所有的生命看作是生灵就是一种最高的生态境界,也是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越来越迫切地摆在人类面前,中国式现代化一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给世界提供绿色发展的方案。为此,这次亚运会不仅在开幕式中全方位地展现绿色生态观,而且在整个办会过程中,坚守“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用足绿色环保技术,如点火仪式只绽放电子烟火,不搞传统烟花,火炬所用的燃料是绿色甲醇,绿色安全、价廉物美,无环境污染,等等,“绿色亚运”将是杭州留下的第一张金名片。

图片来源: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官网

四是开闭幕式万人大合唱“同爱同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渴望与呼唤,让人品味和平与发展是多么珍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吸收和合文化精髓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一种价值观。中国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多次提到和合理念,主张国际社会要和而不同、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中国领导人曾引用过拿破仑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言,利剑一定败在思想脚下。”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为纷繁变乱的世界带来曙色与希冀。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和和而不同的深邃智慧,正引发越来越多国家的共鸣。构建以不同文明的平等包容、相互借鉴为基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和平盛世愿景,也是人类不用战争定输赢,而用竞技场定输赢的初衷。

二、文化IP持续深度开发

有研究统计,在世界虚拟形象价值排行榜中,身家价值前10名虚拟形象IP的平均身价是200.9亿美元。在国际体育赛事中,不乏赛事亏本而吉祥物营销赚钱的案例。过去中国举办的重大赛事也有很多影响广泛的吉祥物IP,但往往在赛事过后没有做好资源管理,造成国家IP资产的损失。

杭州亚运会从取自良渚文化遗址的亚运火种,到寓意勇立潮头的“潮涌”会徽,以及从“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中走来的亚运吉祥物,这些都是重要的IP资产,一定要避免因为不重视持续管理开发而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我们一定要管好用好这些IP资产,让亚运IP文化资产在增值的同时,持续地向世界传达浙江清新婉约的江南情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代时尚。

打造良渚文化大IP

2023年6月15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种在余杭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成功采集。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的举行,让良渚文化大走廊再次迎来国际关注。

要重点开发玉琮IP和采火棒IP。琮是良渚人用来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良渚玉琮内圆外方,象征天地,代表当时良渚人的宇宙观念,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文化标识。亚运火种采集仪式,采用的是凹面镜对太阳的聚光采火方式,点燃采火使者手中的采火棒。采火使者手持的并不是杭州亚运会火炬,而是采火棒,外观设计理念取自良渚古饰品玉蝉,顶部呈四射状,内嵌易燃物便于引火。将玉璧作为采火装置,玉琮作为火种盒放置台,也经过充分的考量。玉壁和玉琮是五千年良渚文明的重要代表性玉礼器,璧象征天、象征太阳的光芒,有着近九千年的历史。琮是良渚人用来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良渚玉琮内圆外方,象征天地,代表当时良渚人的宇宙观念,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文化标识。

促进亚运IP消费和保值增值

可借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开发经验,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征集亚运会吉祥物漫画大赛作品等方式,对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宸宸”“琮琮”“莲莲”进行宣传推广。同时,也可在全国范围内发放一定金额的亚运会吉祥物专项消费券,促进亚运IP消费。

要深挖形象内涵,使三个亚运吉祥物以动画故事的形式持续扩大影响,发挥浙江动画创作潜能。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琮琮”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莲莲”代表世界遗产西湖,“宸宸”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

利用浙江动画产业优势,发动动画企业以动画故事的形式扩大吉祥物的IP影响力。在人物设定中,琮琮是美玉重器,作为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的代表,戴着“神人兽面纹”头饰的“琮琮”,犹如一位充满信心和力量的“中国队长”,为我们讲述穿越五千年的文明故事。莲莲最具山水诗气,从西湖的烟柳画桥、十里荷花深处走来。作为杭州灵魂动画化身,湖光山色、崇尚和谐的人文景观,让这里成为美丽中国的动画形象代表。宸宸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挖掘丰富的大运河的故事,助力大运河文化公园的建设。

保持授权优势,用动漫拉长营销链。通过文创开发,把亚运景观IP化,进而产品化,把大景观变成小产品甚至是虚拟藏品,流入千家万户。

发挥数字形象传播力

杭州亚运会是数字技术与文化精神融合的成功范例,杭州亚运会把一场体育比赛办成了亚洲人民更加紧密便捷沟通交流的大平台。

全世界超1亿人共同点燃亚运之火,构成了一个名叫“弄潮儿”的数字火炬手。这个数字人的IP不仅可以使人领悟到, 44亿亚洲人是一个“数量”,我们汇聚在一起就会变成“力量”,更显示了数字技术与文化结合的巨大传播力。要组织企业营销专家,深入讨论数字IP的周边营销。

三、开拓6大城市圈

“体育+文旅”的整体发展大格局

以亚运为契机,杭州和金华、绍兴、宁波、温州、湖州都新建、改造很多场馆分布在各县(市、区),全民健身硬件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提升。这些高规格建设的场馆在赛后除了成为市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场所外,还要发挥其文化影响力,形成6大城市圈“体育+文旅”的整体发展格局。

六城联运

将6个城市的亚运场馆进行景区化改造,推出亚运场馆旅游线路。串联优质景区景点,融合潮趣体验、文化非遗、美丽乡村、运动美食等元素,展示丰富的山水人文胜景及文旅新业态、新场景,引领亚运观光旅游新风尚。

除杭州大小莲花成为突出的亚运符号、可以持续助力体育事业和文化旅游外,杭州与5个协办城市在城市文化个性、人文艺术精神和体育场馆建设方面也都各有精彩的建树,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如宁波象山的海洋体育风情,可以吸引游客去沙排赛事地打个卡,去亚运会帆船中心留个影,感受阳光、沙滩、海浪和两大赛事带来的体育激情。还可以在“一米菜园”欣赏蔬菜瓜果。在海洋动物图标指明的石屋咖啡打卡留念,在亚帆中心、半边山、石浦港、象山港等区域的游憩用海区域。在德清县郡安里,游客还可以探索极限主题公园,绿野仙踪滑索、攀岩墙等项目。

可以结合时下流行的City Walk等形式,推出亚运场馆、火种采集、火炬传递、三江两岸、晨启杭州等主题线路,让市民在亚运会后依然可以继续感受亚运氛围,打造杭州等6个城市圈文旅新亮点。

要做好6城联运文旅规划,统一做好场馆、绿雕、景观小品等的景观维护、标牌解说、游线设计和推荐,打造杭州亚运景观的网红打卡点和城市文化记忆点。

在数字技术进行二次开发

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场馆、旅游线路、吉祥物等标志性的亚运遗产进行二次开发,将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融合,实现虚实体验的次元打通。

根据不同场馆的区位条件、功能配置等特点进行调整,使其融入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大局,持续服务于社会公众。杭州和5个协办城市注重将亚运基础设施建设同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旅游相结合,构建更高水平的文化旅游中缝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亚运调动的社会热情和城市影响力,培育国际品牌赛事、全国品牌赛事。

各亚运分场馆、项目中心、协会等形成联动,打造国际、国内知名的自主体育赛事品牌,自行车运动,可以培育环西湖、环千岛湖、沿钱塘江等中国自行车赛等原创赛事品牌。

作者简介:

杭州市上城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李思屈,本名李杰,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市上城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