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社会治理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集中在基层,县域善治备受关注。2023年12月24日,浙江省新型智库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面向社会各界,发布“2023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和“2023浙江省社会治理十佳县(市、区)”榜单。
2023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发布会
迄今,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已连续五年发布浙江省社会治理十佳县(市、区)、连续四年发布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这一学术成果已成为研究院乃至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金字招牌”,引起广泛关注。
2023年哪些县(市、区)上榜?
榜单显示,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等入选2023年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十强。据统计,浙江省共有31个县(市、区)入选全国百强,入选数量最多,成为本年度县域社会治理的最大赢家。
金华市义乌市、杭州市滨江区、宁波市鄞州区、杭州市萧山区、湖州市吴兴区、绍兴市柯桥区、嘉兴市桐乡市、宁波市慈溪市、杭州市余杭区、绍兴市诸暨市入选2023年浙江省社会治理十佳县(市、区)。
榜单背后有一套庞大的算法
榜单背后由中国县域社会治理指数模型作科学支撑,这个模型是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发挥自身理论优势,组织科研团队历时多年攻关开发的重大科研成果,是专门面向县域社会治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全国首个,填补了县域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一大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这是一套复杂而庞大的算法。“中国县域社会治理指数模型”(下称“指数模型”),从社会管理、政社共治、社会自治、科技支撑四大维度出发,分设党建引领、经济活力、公共安全、法治保障、民生保障、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村(居)民自治、社会组织治理、政务服务技术能力、智慧基础设施建设11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和78项三级指标。模型整体涵盖了有关县域社会治理的重要指标,以政社互动关系作为理论指导,坚持第三方评估,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是基层治理的“晴雨表”、社会治理的“数据库”、县域治理的“成绩单”。
具体操作层面上,课题组经过确定样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指数测评与合成四个步骤,采用客观统计数据、媒介大数据和政府报送数据等数据采集方式,基于县域社会治理指数客观指标的数据分析排名、县域社会治理指数网络爬虫和NLP情感分析的排名及县域社会治理实践专家和理论专家主观评价,最终得出县域社会治理榜单。
2023年,课题组采用二手客观数据、媒介大数据、政府报送数据、主观统计数据等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基于县域社会治理指数客观指标的数据分析排名、县域社会治理指数网络爬虫和NLP情感分析的排名及县域社会治理实践专家和理论专家主观评价得分的排名,经过演算合成最终评选出“2023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并形成《2023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报告》。
专家解读“成绩单”
连续开展了四年县域社会治理年度评估,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相比往年,今年我国县域社会治理情况有何特点?是否有所进步?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丽君教授表示,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我国社会治理水平有所回落,但整体社会活力逐步复苏,政社共治和社会自治均展现上升态势。“我国县域社会治理水平‘东高西低’的特点基本稳定,但西部地区县域社会治理水平进步明显。相较去年,西部多个省份在排名平均数和排名中位数上都有了大幅度进步。”
其中,新进百强县(市、区)共有28个,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数据显示社会管理和政社共治水平提升是新进百强县(市、区)取得进步的最主要原因。
从榜单看,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社会治理高地,川鲁鄂湘闽作为地区标杆持续发力。浙江、江苏、广东入选县(市、区)数量在全国范围内依旧领先。四川、山东、湖北、湖南、福建在社会治理总体评分和子指数评估中也表现较佳,入选数量可观。
高质量发展是影响县域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变量之一,县域高质量发展与县域社会治理水平互促互进。数据显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就业情况、医疗卫生服务以及生态环境等高质量发展指标,都对县域社会治理整体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但值得强调的是,人均GDP等直接经济指标与县域社会治理指数得分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社会治理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正负相关关系,高GDP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社会治理。与此同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互动,仍然是影响社会治理的重要变量,构建全民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更重要意义。
供稿:浙江省新型智库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 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