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全国最早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省份。早在2006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了标准化战略,强调“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对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一直以来,浙江坚持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2016年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2022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
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先行”新征程中,浙江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对标准化战略提出的“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推进,取得实效”批示精神,着力打造以标准化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浙江路径。
01标准化战略蕴含着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哲理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批示,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立意深远,凸显了标准化工作的战略地位,开辟了标准化工作的新境界,为做好新形势下标准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坚持以标准化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应对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用新的举措促进取得新成就,进一步夯实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先发优势。
(一)标准化战略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标准化事关全局和长远,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二十年来,浙江对准自身优点、弱点和痛点,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战略的思维谋全局、应变局、开新局,在深化改革、全面开放、转型升级、城乡统筹、绿色发展、区域协调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标准化战略体现了统揽全局的系统思维。树立“一盘棋”思想是系统思维的根本,系统观念是推动发展的要害所在。标准化是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浙江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数字浙江”“美丽浙江”“法治浙江”“平安浙江”“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构建全域全方位的“浙江标准”体系,正是坚持系统思维的重要体现。
(三)标准化战略体现了创新合作的开放思维。标准化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已然成为全球制造业、国际贸易乃至世界经济的必争之地;浙江产业发展要想占据产业主导权、拥有市场主动权,必须从标准入手,争夺标准竞争制高点。浙江敢于比肩国内外先进标准,深化国际标准合作与竞争,争做标准领跑者,以标准“软联通”促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02标准化战略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和社会治理
(一)标准化战略激发了质量提升内生动力。浙江坚持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目标,综合发挥数字赋能、标准提档、品牌提效组合效用。把标准作为质量提升的基础支撑,探索构建了数字化改革、先进制造业、乡村振兴等标准体系,在电子商务、互联网、乡村旅游、休闲民宿等领域制定实施了一批先进标准,加快推动各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充分发挥先进标准引领效用,在全国率先大力发展市场标准,352家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开团体标准5745项,居全国第一,其中发布“浙江制造”标准3029项;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24万余项,居全国第二。2023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38717亿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领跑经济大省。标准不仅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表达,而且是全省经济稳进提质的强大助力。
(二)标准化战略激发了资源配置市场活力。浙江紧扣市场发展所需,释放沉淀资源、优化要素配置,积极营造了公平、开放、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在全国率先开展“标准地”改革,推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创新出台《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管理规范》等省地方标准,为“标准地”改革提供规范指导,项目审批时间从192天缩减为37天,走在全国前列。并且,“标准地”改革从工业领域向服务业、农业领域拓展,进一步促进零售商业集聚、物流仓储土地集约利用、农村土地流转、粮食生产安全等的统筹推进,招商引资和市场监管真正实现全过程阳光透明、全流程规范高效。立足数字经济主战场和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加快促进数据资产化进程,探索研制浙江省地方标准《数据资产确认工作指南》,从省级层面统筹建设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规则体系,进一步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数据资产交易流通。标准化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日益凸显,将有助于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三)标准化战略激发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浙江牢牢把握公共服务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基本要求,率先在国内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并开展标准体系建设,省发展改革委联合29个省级部门出台《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明确提出95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创新以制定标准的形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率先颁布社会养老服务条例,养老服务连续15年列入浙江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率先建立大救助体系,实现低保边缘与低收入农户认定“两线合一”,低保市域同标、城乡统筹;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一件事一次办”,社保高频事项网办率达到95%。通过制定实施一批可检验、能执行的省地方标准,让基本公共服务有标可依、有标必依,也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标准正逐步成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管理和保障的指挥棒和基准线,进一步提升了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工作规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能。
(四)标准化战略激发了开放发展创新潜力。浙江聚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入开展标准国际化提升工程,突出标准互联互通,不断提升标准规则方面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推进区域和国际化发展,高质量建设省部共建的金砖国家标准化 (浙江)研究中心、全球唯一ISO国际标准化会议基地等,落户浙江的国际TC/SC秘书处3家、全国TC/SC秘书处44家,持续叠加国际标准机构集聚效应,标准国际化交流合作“朋友圈”愈发壮大;首创“国外技术壁垒红绿灯”预警智控平台,精准向省内2万多家小微企业推送应对预警,累计为出口企业避免直接损失逾百亿美元。标准已然从“软实力”发展成为助力国际经贸合作的“硬机制”,2023年上半年浙江实现进出口2.36万亿元,增长4.7%,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出口份额占全国的15.1%,规模位居全国第二。
(五)标准化战略激发了社会治理协同合力。浙江以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将标准化理念和标准化经验融入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发展大局,让标准化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率先在国家主流媒体提出标准化在国家治理中的战略地位,并将标准化理念和方法导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中,聚焦社会关系协调、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风险应对等方面探索打造“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新时代“枫桥经验”、 武义“后陈经验”、德清“精神富有”、安吉“美丽乡村”等30余个标准化基层治理精品项目,以标准化推动社会治理制度完善、风险管控能力提升,进一步促进“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群众的获得感。标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规范,也是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发展新局面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03深化标准化战略再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高位谋划,擘画标准化创新发展建设蓝图。聚力省委省政府关于三个“一号工程”的重要部署,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在科技创新、共同富裕、生态文明等领域深入开展标准研究,不断构建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具有浙江特色的“标准创新”新生态。
(二)高效落实,构建标准化促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将先进适用技术融入标准,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碳能源等新兴产业开展标准化建设,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不断完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浙江制造”团体标准体系,加快“品字标”区域品牌一二三产全面覆盖,以先进标准引领质量全面提升。
(三)高质服务,提供标准化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新方案。围绕新时代“千万工程”、公共服务“七优享”标准体系建设,开展营商环境、和美乡村、绿色发展等领域重要关键标准研制,在群众最关心、最薄弱的领域以标准促进实现“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谱写“两个先行”新篇章提供“浙江方案”。
(四)高点推动,打造标准制度型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推进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等标准国际化的战略合作平台载体建设,积极参与标准国际化活动,充分发挥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贸易便利化标准支撑,推进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GM2D)示范区建设,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以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打造更多浙江对外开放交流的“世界窗口”。
作者简介:
吕晓思,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标准化智库),高级工程师,主要致力于标准化、质量与品牌领域研究,曾主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18项(省部级11项、厅局级7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参与“‘品字标浙江制造’区域品牌的创建机制及路径研究应用”,获2022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地方标准6项,牵头组织制定“浙江制造”先进团体标准22项。
陈自力,二级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原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现任浙江省标准化智库主任、首席专家,浙江省质量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国家市场监管数字化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专家成员、科技部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兼任全国共享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技术职务。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13项;出版专著15本;获得发明专利5项;为主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原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
龙佳漪,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标准化智库),中级经济师,主要致力于标准化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和宣推,曾参与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1项、厅局级3项),参编专著2部、制定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发明专利1项。主笔的政务信息多次获省委省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采纳,获省部级领导批示3人次、厅局级领导批示5人次。
章程,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标准化智库),主要致力于标准化与法治、知识产权等研究与宣传推广,牵头制作的标准化普法作品在学习强国等平台推广;参与制定省级地方标准2项,参与编写的政务信息多次获省市场监管局采纳,获省部级领导批示1人次。
袁李璟一,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标准化智库)秘书,主要致力标准化智库建设研究、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曾参与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参编专著2部。主笔、参与编写的政务信息多次获省委省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采纳,获省部级领导和厅局级领导批示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