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中国日报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3》在智能传播与国际传媒能力建设论坛上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23-12-26

|

来源: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 《中国日报》

浏览:

2023年12月23日,智能传播与国际传媒能力建设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3)》正式发布。

活动由浙江传媒学院人文社科学部、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长三角智能传播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融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现代治理模式研究”“互联网环境下新闻理论范式创新研究”“‘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数字版权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提供学术支持。

▲已出版的《智能媒体发展报告》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3)》共分为总报告、政策篇、热点篇、行业篇、产业篇、国际篇6个篇章,共计18篇报告。报告从外部驱动力、热点聚焦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智能媒体发展进行全面盘点和深度洞察,提炼智能媒体发展的“新机遇”、“新热点”和“新问题”。“新机遇”揭示国内外政策赋能与技术迭代对智能媒体发展产生的驱动力。“新热点”分析智能媒体发展的流向和主潮,包括短视频、虚拟数字人、数字版权、ChatGPT、数字助老、残障人群智能媒体无障碍应用、数字劳动、计算广告、智能媒体产业投融资以及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智能媒体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议题。“新问题”主要关注智能媒体带来的伦理与版权保护困境等。

国内首家以图书形式发布智能媒体报告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撰写项目由浙江传媒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于2020年联合发起,已出版了《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19-2020)》《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3)》,成为国内首家以图书形式发布智能媒体报告。2022年,该报告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社智库年度报告”计划,在学界和业界产生广泛影响力,已被全国100多家图书馆收藏。

深度解读智能媒体行业发展变化

2023年度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与美国并肩的大模型研发国家,以ChatGPT和文心一言为代表的中美大模型在AIGC领域脱颖而出,在媒体领域的自动化新闻写作、个性化推荐、情感分析、语音识别和生成、图像和视觉处理等方面广泛应用,优化内容生成与传播体验,对知识生产和社会构型带来革命性变化。内容生产升级、升级终端基建升级、价值实现技术升级推动智能媒体价值链重构。

为了推进智能媒体规范化发展,我国自2022年以来陆续出台12个智能媒体相关管理规制文件,涉及数据/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审查、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新兴智能服务管理四个方面。报告还指出,大模型带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巨变可能引发数据隐私与安全、算法歧视和偏见、虚假信息传播、加剧社会不平等、挑战人类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无法追责等问题。

此外,报告还深入分析了智能媒体在新闻传播、教育、电商、广告、社交、投融资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智能媒体在特殊群体中的应用以及AIGC在新闻传媒业的应用等方面作了专题论述。

专家学术交流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3)》主编之一、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文冰指出,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时,进一步厘清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明在数字时代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重要的时代议题。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3)》编委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树辉指出,近年来,智能媒体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和持续创新,不仅在信息传播、社交互动等方面表现突出,在医疗、教育、自动驾驶等领域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智能媒体给舆论生态带来的变化与挑战。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3)》主编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做了“迭代升级、全域赋能: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新路向”的主题发言,对报告进行深度解读,全面盘点和全景洞察国内国际智能媒体生态,勾勒我国智能媒体应用生态版图,研判智能媒体迭代态势,解析媒体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突围之路。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3)》发布之后,浙江大学韦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殷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教授等多名专家学者,作了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传播理论创新、模式实践、认同机制、传播路径等方面的主旨演讲。同时论坛还设有“数字交往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文化产业数字化与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社交媒体与中华文化传播”“人工智能与身份认同”等四个分论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28所高校的14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论坛。

供稿单位: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 《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