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新华社 | 230年前,《红楼梦》从乍浦港启航走出国门

发布时间:2023-11-30

|

来源:嘉兴市社科联 平湖市社科联 新华社

浏览:

1793年11月23日,一艘名为“寅贰号”的商船,从乍浦港出发,于12月9日抵达了日本长崎港。这本是一场清朝对外贸易的普通航行,却因为搭载的九部十八套《红楼梦》成为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航行,这是《红楼梦》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11月17日至18日,在《红楼梦》出海地--浙江乍浦,隆重举办了纪念“红楼出海”230周年暨红楼文化海外传播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学会会长孙伟科,中国红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梅新林等专家出席活动并作专题报告。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回顾“红楼出海”的历史史实,探究红楼出海时期乍浦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背景,探讨红楼文化海外传播的新方向新路径,共商红楼文化传播发展大计,进一步提了高乍浦“红楼出海地”的知名度,彰显乍浦“海”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地域文化优势。

中国红学会会长孙伟科为乍浦镇授牌成立红楼文化海外传播基地,并为基地赠送红学研究文献,中国红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梅新林受聘成为基地顾问,乍浦在“红楼出海”的研究和传播工作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事实上,在《红楼梦》从乍浦走出国门被证实的这几十年间,当地政府陆续兴建了“海红亭”、兴办了“红学馆”、制作了动画短片,举办了系列学术研讨会和普及讲座,不仅让“红楼出海”固化在红学史上,成为一个学术概念,还深化在民众心间,成为地方文化传承发展的助推剂。

本次纪念活动还安排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红楼梦》出海处,以及乍浦港沿海一带的古炮台、滨海栈道、乍浦之战葫芦城遗址等红色教育路线点位,全面领略了乍浦这座滨海小镇独特的山海胜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嘉兴市社科联、平湖市社科联联合供稿 转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