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社科赋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以来,浙江工商大学易开刚教授团队多次赴开化县开展深度调研,足迹遍布音坑乡下淤村、华埠镇金星村、大溪边乡上安村、何田乡柴家村等开化全境,深入了解开化当地资源禀赋,对开化文旅产业把脉问诊、对症下药。一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与系统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以发展规划、咨询报告等多样形式积极实现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开化文旅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得到多个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与赞誉,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反馈。
高质量编制规划为乡村振兴提供“顶层设计”
易开刚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得到开化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受委托对全县文旅IP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分类汇总,形成《开化县文旅IP资源分析报告(2020)》,主持编制《浙江省开化县文旅IP“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梳理出“钱江源味道”“钱江源星宿”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品牌性的、具有知识产权的高质量旅游模式和产品;并于开化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论坛作《发展开化高品质全域旅游的若干思考》主旨演讲,致力推动开化文旅发展的“顶层设计”。
高标准进行研究为乡村振兴提供“研究成果”
通过全域实地走访、深入调研开化,撰写报告《共同富裕视域下推动我省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基于开化的实践考察》获省领导批示、报告《开化两山集团助力“两山转化”的实践与启示》入选《浙江社科要报》,其中报告《龙头景区引领我省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开化实践与启示》提出,以龙头辐射带动周边景点,资源互补、市场共享,形成了“大龙头-小景点”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圈,走出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获开化县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开化按照“区域一体、示范带动、联合联动”的发展思路,以“党建联盟+利益联盟”为基础,形成“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水平实践助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
为推动学术成果积极转化,易开刚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密切关注开化文旅建设诉求,立足各乡镇文旅发展需要。一是聚焦何田特色优势,深度挖掘清水鱼文化,创新性打造开化“鱼小清”文旅IP,通过IP形象让清水鱼“活起来”;二是规划咨询聚智,用“小景点”作“大文章”,创新提出以“何田鱼悦里”为主题,推进老旧鱼塘改造升级,规划布局集养殖、文化展示与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布局合理、谋划长远;三是牵线搭桥拓市,整合资源、对接市场,积极链接母婴公司、月子中心,助力打造高端食物供给品牌,进一步扩大清水鱼品牌价值与销售渠道,并与开化签订学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浙江工商大学易开刚教授团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