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瓯越思享+”乐清专场 对话“公共阅读空间与城市文化软实力”

发布时间:2023-11-30

|

来源:乐清市社科联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11月17日上午,第35期“瓯越思享+”以“公共阅读空间与城市文化软实力”为主题,在乐清市融媒体中心演播室举行,聚焦乐清公共书苑集群现象展开“头脑风暴”,支招献策。据了解,这也是乐清金秋读书节的活动之一。

活动伊始,来自“乐宣讲”的青年宣讲员叶品甫用诗意的语言,讲述了20年来从老图书馆到清和书苑等公共阅读空间的变迁,给他带来的文化获得感和阅读幸福体验,揭示了乐清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文化惠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公共阅读空间是重要的文化阵地,引领文化精神。针对乐清公共书苑集群现象,受邀专家解读了公共阅读空间对于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和价值,分享公共阅读空间运营的成功范例以及发展趋势,为乐清的城市书苑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怎么能把公共阅读空间打造得让人喜欢来?温州青年宣讲员、“无料书铺”创始人张潇认为,公共阅读空间的美观度和舒适度同样重要。要优化阅读空间,利用数字化等拓展阅读方式,推进文化传播,让城市书苑变成文化地标,成为乡愁记忆。

公共阅读空间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温州市委党校文化学副教授陈中权认为,城市书苑是城市书房的升级版,也是文化惠民工程。他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书香无处不在,让阅读遍地开花。要盘活公共阅读空间,举办优质文化活动,以文化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书’代表书房,‘苑’可解读为艺苑,即将艺术普及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叠加,城市书苑是更加融合的综合体。”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公共文化研究专家金武刚建议,要用好1+30+N阅读公共文化新空间,书苑要做好动静分区,关注“一米视角”看公共空间,把城市书苑跟文化驿站等相融合,探索具有乐清特色的创新之路,让网红变“长红”,让流量变“留量”,让文化地标变文化坐标,进一步提升乐清城市文化软实力,达到物阜民丰,商通四海,人聚万邦,吸引优秀人才来乐清发展。

温州以擦亮“瓯越思享+”理论宣讲品牌为载体,积极打造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


(乐清市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