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浙里·悦读 | 荐书(67):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11-19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编者按:书香润泽心灵,读书启迪人生。“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自成立以来,举行了大量的阅读分享活动,一份份高质量的阅读书单持续更新。“荐书”栏目将继续根据各读书会荐书主题,择取优质好书与读者分享,让更多的人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畅游知识海洋,实现精神上更高境界的“富有”。

涵芬读书会荐书主题: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

文化,乃民族之传承,国家之根本。在五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成就了璀璨的文明。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延绵不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着多样性的生机力、统一性的同化力、包容性的融合力、伦理性的亲和力、易变性的创造力和民族历史意识的延续力等,构成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之源。有生命力的文化,不仅蕴涵在社会、民族、国家等宏大叙事中,更渗透在百姓的烟火气中。欣欣向荣的文脉绵延,是对厚重岁月沉淀的感悟,对中华民族优秀过往的赓续,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礼敬。

本期书单,让我们一起在文墨中旅行,从字里行间领略传统文化的浩如烟海,在礼义、宗法、民俗、衣食、语言的万千世界里,浸润传统文化的琼浆玉液。放思想飞越古今,灌溉彼时眼中平常不过的点点滴滴,牵连你我的心声,生长出根脉,撑起华夏子民的风骨。

推荐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作者:王力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最新文化研究成果。修订的文稿和图片注释无一句空话,深入浅出,新意连连,水平之高为数十年来同类出版物中之翘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修订委员会还专门为有兴趣的中学生阅读本书扫清了字词和基本概念上的障碍。

作者简介

王力,字了一,广西博白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后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著有《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等四十余部,主编有《古代汉语》《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翻译有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诗集)等三十余部。

读书笔记精选

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底蕴的国家,古代的天文地理、衣食住行、传统文化与现代截然不同,这恰恰也是中国这种文明古国的魅力所在。在古代的常识面前,现代的我们就像是一个个无知的孩童,对于它们,我们满怀新奇、积极探索,而恰恰,这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就像是我们开山的锄头、隧道的明灯,借助它,我们可以尽情的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了解古代的文化常识,做一个“有古韵”的现代人。

对习惯了快餐式阅读的我们,在读这本书时,难免会生出枯燥无味之感。但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魏征曾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低俗新奇的乐趣也许能博得人们短暂的目光,但真正底蕴深厚,传承文化的内容才是最后的赢家。在这些略微晦涩难懂的知识背后,是数不尽的诗情画意、文化璀璨,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魅力与端庄雅致就会在我们面前徐徐舒展,令人叹服!

吕润蕊 嘉兴学院医学院 本科生

推荐二:《地名里的中国》

作者:《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05月

内容简介

中国幅员辽阔,地名众多,许多地名穿越千年流传至今,在潜意识中影响、塑造着当今的中国人。通过地名,过去与现在、先人与今人相互交汇,形成中华文化的滔滔洪流。

地名,不只是地理学符号,更是古人与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历史社会深度交流后留下的人文印记。地名所承载的内涵是中华大地上一笔宝贵的遗产。本书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多个角度探究地名背后的人文底蕴、文化根脉,清晰梳理了中国地名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规律,浓墨重彩地记载下一种让国人潜移默化沉浸其中的中国精神。

作者简介

《国家人文历史》是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一份集事实政论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资讯类杂志,刊物依托人民日报特有的时政优势和丰富的报道资源,以“读时事历史,揽天下风云”为宗旨,立足时事,钩沉历史,纵横中外,斟酌古今;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打造有趣、有味、有用的精英历史杂志。

读书笔记精选

读《地名里的中国》,似漫步于祖国的山河四季间,领略各地景色之美、文化之精髓、历史之沉淀。一处地名,讲述的是过去的故事,承载的是一段人文与历史。如江西的瑶湖,因瑶草之美而得名,瑶湖人也因此美而更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新疆的喀纳斯,在蒙古语中的寓意是“美丽而神秘的湖”,同时还是“可汗之水”的意思,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和成吉思汗有关。广西的桂林则与桂树息息相关,解放前广西历代首府均在以桂树成林之意而命名之桂林。河北衡水的安平县,据《安平县志》载:“众官民安居乐业,且地势平坦”,故名安平县。泰山脚下的泰安市便以“泰山安则四海皆安”而得名。西安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西汉时被称为长安,蕴含了人民对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和平友善等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些地名取自草木山川中,如三山五岳、长江黄河。一个个地名、不仅仅组成了我们辽阔的版图,还极大丰富了我们的文化根脉。

沿着历史长河回溯五千年的时代变迁,无不警示着我们曾经经历的苦难。读懂《地名里的中国》,可以深深感受到中国的岁月沧桑和历久弥坚。

程安琪 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生

推荐三:《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作者:郭浩、李健明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色源于天地万物,禽鸟、走兽、植株、山川、地貌、天象,不一而足。荷叶色黄,称作“缃叶”;绿色牡丹,名为“欧碧”;霞光色粉,名为“海天霞”;夕阳薄雾笼罩远山所现紫色,名为“暮山紫”;黄河水色金黄闪光,称作“黄河琉璃”;佛像面部金箔色,是为“库金”;黎明时分高空天色,称作“东方既白”……

从大量传统典籍中寻觅,考据颜色由来,再以故宫文物的色彩逐一对应,这是一部凝聚了古人智慧与审美的传统色图书。节气与物候具象为文物,物候轮替,色彩转换,在器物与文明的不灭记忆中,重寻祖先对色彩的精微感受。

作者简介

郭浩,文化学者、文创投资人。前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长影集团北京影视中心主任,引领故宫大婚和吉服嘉礼、中秋午门数字秀、故宫御猫和故宫十二美猫图等项目。

李健明,故宫文创设计师。曾参与故宫大婚文创项目,负责创意与设计。原创出行护驾系列文创品牌 “御前行走” 。曾与MSN、芬达等知名品牌合作设计项目。

读书笔记精选

近年来,蒂芙尼蓝、莫兰迪色成为时尚界的宠儿,然而,在古代中国,雅绯、如梦令、九斤黄、藕丝秋半也曾备受追捧。中华民族是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不同于西方数据化的三原色“ 红、绿、蓝”,中国的传统五色“赤、黄、青、黑、白”与“五行”学说相联系,是中国哲学智慧的体现。中国传统色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许多不落俗套的瑰丽色彩。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一书,通过24节气、72物候、96件故宫文物,为我们呈现了384种中国传统色,从中不难窥见老祖宗令人震撼的东方美学。其中,“秋扈,窃蓝”,秋天浅蓝的鸟儿提醒着收获的季节,而窃蓝是汉语颜色词中的第一个浅蓝色,也是立秋的颜色。中国传统色浩如烟海,而且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阅读本书也能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探寻诗人眼中美不胜收的颜色。

钟姝婷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