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书香润泽心灵,读书启迪人生。“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自成立以来,举行了大量的阅读分享活动,一份份高质量的阅读书单持续更新。“荐书”栏目将继续根据各读书会荐书主题,择取优质好书与读者分享,让更多的人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畅游知识海洋,实现精神上更高境界的“富有”。
三有读书会荐书主题:考古让我们重回历史现场
历史是镌刻在文物上的细腻纹路,是漫漫时间长河里幸存的遗迹,是光阴尽头一场盛大的流星雨。我们看的不仅是文字,学的不单是历史,是泱泱华夏的底蕴与民族血脉之中的骄傲,是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与浪漫,是泼墨于纸上的万里山河。凝望岁月,重回历史现场,去文明纵深处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在气势雄伟的兵马俑背后看大一统帝国的强盛,在唐宋诗词之中读繁华盛景与民族昌盛。
本期书单从考古出发,选取能够反映历史变迁的书籍,为您展现不同切面的历史。作者在考古与历史遗存的探究中,将时间切片,解读历史,展现鲜活的城市脉络,回望过去,立足现在,拥抱未来。
推荐一:《南宋临安城考古》
作者:唐俊杰//杜正贤|主编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出版年:2008年12月
内容简介
《南宋临安城考古》介绍的是杭州城现今遗留的南宋时期的各个重要遗址。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南宋临安城是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代表。南宋临安城遗址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考古发掘后,已初步再现了七百多年前那个繁华都市的历史印记。南宋虽偏安东南一隅,但其在杭州城的发展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依然清晰可见。
作者简介
唐俊杰,1964年生,浙江海盐人。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长期从事临安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主要学术著作及论文有:《南宋太庙遗址》(主编)、《南宋御街》(副主编)、《南宋皇城南城墙考》《祭器、礼器、“邵局”——关于南宋官窑的几个问题》《南宋郊坛下官窑与老虎洞官窑的比较研究》等。
杜正贤,1961年生,浙江东阳人,1986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现任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主任,浙江省特级专家,2006年当选为杭州市杰出人才,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文物考古事业,主持了一批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考古发掘项目,先后五次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奖”。编辑出版的著作有《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杭州中山路》等。
读书笔记精选
杭州城的大发展,是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开始的。此后,这座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都与城湖相间的格局和经济的繁盛密切相关。南宋政权于1138年正式定都于此,改名临安府。南宋时期的杭州城究竟是什么模样?
考古调查、发掘能够给今人最切实可靠的答案。这本书虽然是一本考古学著作,但读来全不枯燥。全书在遗址概况介绍后,分八个专题系统介绍了临安城的皇城遗址、御街与城墙遗址、寺庙遗址、衙署遗址、皇家宅第、瓷窑遗址、制药遗址和其他遗址的考古情况。这些考古调查、发掘的难度极高,因为南宋临安城已经被现代杭州城完全叠压,绝大部分遗址都处于居民众多、人口密集的旧城区。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考古发掘后(此书出版于2008年),那个七百多年前的都市留下的印记得以清晰浮现,作者又以简洁、清晰的叙述将这些考古成果一一描述、解说,使今人有清晰的眉目。或许,在当下的city walk风潮中,你可以按照这本书中提供的线索,去亲身体验一下南宋临安城的行走路线。
浙江传媒学院19级汉文专业 曾凌霄
推荐二:《杭州风景城市的形成史》
作者:傅舒兰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5月
内容简介
此书为增进对中国城市问题中“自然—城市”关系的理解提供了具体的实证研究和参照事例。可以从中获知作为风景城市的杭州在风景规划上的历代变迁,对其进行的系统整理也可以为现代西湖的风景规划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作者简介
傅舒兰,东京大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区域与城市规划系讲师,兼东京大学先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都市保全系统的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史、东南亚文化遗产保护等。
读书笔记精选
西湖是杭州这座城市最为闻名的风景名片。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从文化景观的角度给予西湖世界最高级别的认定。然而,西湖与杭州、风景与城市的关系,是一个可以放在历史长河中审视的极为宏大的话题。我们眼前所见的一花、一树、一亭、一堤、一湖乃至一城,都是自然与人力共同形塑的结果。在充分了解西湖与杭州从城湖接续到城湖一体的关系后,才能真正理解杭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路径。
《杭州风景城市的形成史》的作者,故乡在杭州,有关杭州的个人记忆,为作者的学术研究注入了厚实的情感支撑。细读全书,扎实而灵活的史料运用给人深刻的印象。例如,诗词作品、房地产广告、西湖博览会的导览词的背后,或许都有西湖景观变化的痕迹。而作者正是从大量的史料入手,翔实而严密地还原了从古至今杭州城市规划的历史,并对现代城市如何处理古代遗存和现代需求等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生 杜滢蓥
推荐三:《中国的运河:苏州/杭州/绍兴/上海》
作者:(日)安野光雅
译者:陈文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7年10月
内容简介
《中国的运河:苏州/杭州/绍兴/上海》是安野光雅的随笔画集,以四十幅绝美水彩配优雅文字,为我们记录下被遗忘的中国传统之美。
1985年5月,安野光雅由苏州开启“中国的运河”写生之旅,城镇间小桥流水人家,船儿在河道中来来往往;郊外水田绵绵,山丘上满眼皆是茶园;寒山寺等古刹掩映在茫茫绿树间,游人络绎不绝;上海外滩的街道熙熙攘攘,黄浦江面上波光粼粼、货船客船穿梭如织。
作者简介
安野光雅,1926年生于岛根县津和野町,是享誉世界的绘本大师。毕业于山口师范学校研究科,当过美术老师,后开始从事绘本创作、童书设计工作。1968年《奇妙国》出版,至今已出版七十多部绘本,曾获日本艺术选奖文部大臣新人奖、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绘本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推荐奖、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展金苹果奖、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插画奖、国际童书界极高荣誉“安徒生奖”,以及日本菊池宽奖等各大奖项。他还因对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获日本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并被选为日本文化功劳者。
读书笔记精选
图像也能成为“考古”的材料吗?日本学者中村良夫曾在《风景学入门》中写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或许也可以这么说,人的周围正因为被充满生活气息的各种工具器物所包围,所以才能放心地欣赏大自然;反过来说,使人感到趣味性强的景色一定是以原始的自然作为背景,而后将生活场景楔入其中的复合景。自然风景画或写景诗,有时为了艺术构图的需要,会省略掉作者自家房屋等生活近景,然而这个近景对于风景论而言,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翻阅安野光雅近四十年前所绘的运河风景画时,我又想起了这段话。什么样的风景会映入画家的眼睛,意味着他以何种观念去处理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安野光雅在获得国际童书界的最高荣誉安徒生奖后的第二年来到中国,他说:“我最想描绘的中国的模样,在南方。”河流、桥梁、房屋、集市、人……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的动态画面,被他的画笔安静地定格。也正因为他绘录下的这些旧日生活场景,令我们在观看过去的风景时,也仿佛正在端详此刻的南方。
浙江传媒学院19级创意写作专业 王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