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的独特韵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光彩夺目,还是精神世界的审美意趣,宋文化总让人感到意味深长。让我们跟着《夜听宋韵》,回眸两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
在杭州亚运会的赛场上,来自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尽展运动的风采,这场亚洲雄风也带动了民众的体育健身热潮,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许多来自宋代的传统体育与健身项目,比如捶丸、蹴鞠、投壶等也成为群众体育的大热门。许多两宋时期的健身达人也为大家所知晓。
首先要说的是杭州的老市长苏东坡。别看他是以“文”著世的读书人,运动可一点不逊色。他的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仅表达了苏东坡的豪情,也可以看出他的腿脚很敏捷。通过苏东坡写给朋友程正辅的信我们发现,他确是一位跑步达人。“晨兴疾趋必十里许,头足皆热,宣通畅适,久久行之,当自知其妙矣。”原来苏东坡每天早上起来会慢跑五公里,跑步让头出汗、脚发热、血脉流通、四肢舒畅,长期坚持,苏东坡觉得运动的滋味妙不可言。
北宋张方平是苏东坡父亲苏洵的好友,此人则是通过每天早上健步走来运动,长度五华里左右。健步走在锻炼强度上比长跑舒缓,不过同样有助于保持身材和身心健康。
陆游,他是宋朝众所周知的诗词高产作家。他一生创作出两万多首诗词,他不仅才华出众,还注重养生。据史料记载,陆游高寿八十五岁,可以说是宋朝最长寿的诗人了。然而,陆游年幼时身体并不太好,总是生病。少年参加科举考试时,还因为病体难支而不得不提前交卷。那么,他是如何逆袭的呢?陆游的秘诀是练武术!陆游以幕僚的身份参军后,发奋学习武艺。经过不懈的锻炼,两年后,他就可以开弓射鹰,甚至还猎过虎。晚年的陆游仍然以健身为乐,健身方式换成了长啸。长啸在古代颇为流行,先舒展自己的身体,有节奏地深吸一口气,然后再将其呼出,最好能按照词牌的调子发出声音。长啸可以增加肺活量,放松身体,方式自由却又很考验技巧,因此很多文人喜欢。有一个游方的医生曾请教陆游保健秘诀,陆游以诗回复说:“玉函肘后了无功,每寓奇方啸傲中。”他觉得读医书,服草药,到头来还是长啸最有效。
那宋代的武将又是如何健身的呢?史料记载过宋初名将呼延赞训练子孙的方法。在大雪纷飞的寒冬,呼延赞让儿孙们站在户外,将冷水往他们身上泼,希望通过耐寒训练让他们身体强健,可谓是大宋版的“冰桶挑战”。这种方法源自唐代的“泼寒胡戏”,原本是胡人供奉天地时的祭祀仪式。一群赤膊的勇士沿街歌舞前行,街边的人们使劲往他们身上泼冷水,名曰“泼寒”。大家认为比拼耐寒能力能凸显身体的强健。呼延赞家族将唱歌跳舞的部分取消,只保留了泼冷水的部分,用于强身健体,并延续发展成为当时军人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
宋朝的健身达人无法一一细数,但是挑战自我、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却经久不衰,成为民众的健康密码一直在传承与发扬。
(杭州市上城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