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光明日报 | 浙江杭州临安区耕织文化周启动

发布时间:2023-10-26

|

来源:临安区社科联 光明日报

浏览:

10月14日,“一图传千年 一城越古今”浙江杭州临安区耕织文化周拉开帷幕。文化周以《耕织图》中所展现的耕织文化为背景,以“传承、融合、创新”为主题,从文化角度诠释临安乡村振兴新模式。此次文化周活动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中国民俗学会指导,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员会、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宣传部、杭州市临安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委员会、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人民政府承办。

南宋时期,临安於潜县令楼璹以“农夫蚕妇”耕织场景入画,绘制了名动天下、传承千载的“中国古代耕织标准化流程手册”——《耕织图》,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由此诞生。

临安有着延续千年的农耕记忆,有着多元发展的农业格局,有着全域美丽的农村画卷。如果说《富春山居图》反映的是生态,呈现了山水之美,《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生活,体现了城市繁华,那么《耕织图》反映的则是生产,展现了农耕文明,被誉为“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

临安区委副书记、区长杨泽伟说,聚焦“美乡村、新产业、富农民”,临安将进一步把“耕织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利用好,多形式呈现耕织文化的深厚积淀和历史传承,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以共富为本,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范钧表示,《耕织图》是解读中国农业史、纺织史、艺术史的珍贵文献。临安应深入挖掘《耕织图》的精髓和时代价值,赓续临安历史文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擦亮临安文化金名片,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 幸福临安”。

开幕仪式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樊志民;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王加华教授;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臧军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为深入挖掘《耕织图》文化内涵,耕织图文化研究室在活动现场正式成立,研究室的首批耕织图研究专家学术委员会成员樊志民、臧军、王加华等21位专家学者被颁发聘书。

作为中国绘画中反映尊重劳动、鼓励农耕推动社会发展的作品,《耕织图》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近年来,临安充分挖掘耕织文化和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深入开展农耕文化教育实践。

从“千年耕织图”到“当代共富图”,临安区积极响应“两进两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振兴,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农创客选择回乡创业。活动现场,临安区於潜镇的3位优秀耕织新青年代表讲述了留在乡村、扎根田野、建设家乡、回报乡村的故事。

临安於潜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临安於潜农产品展示服务中心项目、天目山自然生态研学城项目、杭州临安悦林庄营地二期项目、杭州於潜阡陌康养中心项目、於潜农贸市场改建项目等6大项目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

本次文化周还将开展文化主题论坛、稻田音乐会、文化市集、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国潮主题露营派对、亲子研学、宋韵文化体验活动等。


(临安区社科联供稿 转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