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赋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研究成果《创造性智慧劳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创新》由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23年8月出版。
写作背景与调研实践
丽水是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被誉为中国农村电商的摇篮。丽水学院定位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坚持扎根地方、服务山区,主动适应和回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总结提炼独具丽水山区特色的实践创新经验,研究提出地方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举措,是地方高校社科工作者科研教学工作的应有之义。省社科联组织推动的“社科赋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为地方和社科研究者搭建了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绝佳平台。
本专著由丽水学院盛晓颖博士著,作者和团队成员带领学生到丽水景宁、庆元、松阳等山区进行电子商务劳动教育和农产品价值实现的科研教学实践中,深切感受到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工具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推动产品与设备的智能化、生产方式的智能化、管理的智能化和服务的智能化,为劳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丽水农村电子商务创造性智慧劳动的实践与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相结合?如何在为山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支持的同时为地方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这是参加社科赋能行动的盛晓颖团队瞩目的研究课题。
研究团队将“创造性智慧劳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创新”作为研究方向,积极探索社科赋能实践和基于课程思政的劳动教育,两年间带领学生走遍丽水9个县市区,开展创造性智慧劳动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深入山区开展“智慧劳动 数商赋能 乡村振兴”调研服务,赴对接县调研农村电商模式渠道和专业人才、“村播”“山播”、共富工坊、农产品电商化等内容,参与了“山区 26 县”生态产业电商直播启动仪式、中国(丽水)农村电子商务大会等活动;师生们还跟着村支书走入田间地头,走进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进行政策宣传、数字乡村设备使用讲解、乡村振兴劳动人故事收集、农产品电商平台推广等活动。
著作主要内容
《创造性智慧劳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创新》由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23年8月出版(ISBN 978-7-109-31006-3),分为“创造性智慧劳动理论篇”和“乡村振兴智慧劳动实践篇”。
在“创造性智慧劳动理论篇”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紧扣创造性智慧劳动的主题,对数字经济下的劳动形态、表现形式、智能劳动进行阐释。侧重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新时代诠释;对互联网+经营模式下的新型劳动关系和权益、电子商务岗位职业等内容进行总结和阐释。
“乡村振兴智慧劳动实践篇”分为“点亮古村落,闲居变金屋,温暖共富路”“田野种希望,品质出品牌,笃行共富路”“聚力谋发展,智慧创模式,拓宽共富路”“唤醒中草药,激发新动能,探出共富路”四个部分,用发生在山区的智慧劳动实践案例展现丽水人民用实干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风貌。在古村落保护与改造、山海协作、浙西南革命老区美丽村庄建设、农业产业品牌创建、农村电商销售路径拓展、共富工坊、村企合作等案例中,提炼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与创造性智慧劳动的有机联系,提炼丽水山区独具特色的实践创新经验和山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举措,探索电子商务专业与智慧型劳动赋能乡村振兴的共富密码。
成果应用意义
课题团队以社科赋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为契机,坚持把服务和引领丽水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建设作为使命职责,为助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为丽水山区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决策支持。专著弘扬劳动精神,鼓励读者热爱劳动、投身劳动,扎实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在推动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征程上贡献力量。团队的创新与实践活动获得了人民日报APP人民号“数字乡村”频道的积极评价,实践成果获丽水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专著是科研反哺教学的有益探索,可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移动电子商务》课程、劳动教育《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的配套参考书,基于社科赋能行动成果开发制作的线上学习资源已上线智慧树平台,辐射了苏州大学、山西财经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41所高校师生,为社科赋能行动成果从高校渠道有效开展成果宣介和转化做了有益尝试,有利于扩大浙江省社科赋能行动的社会影响。
基于社科赋能行动成果开发的《产品设计与制作》视频课程链接
《产品设计与制作》视频课程截图,主讲教师为本专著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