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苏东坡鲜为人知的一面:“仁心仁术”

发布时间:2023-01-07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两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的独特韵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光彩夺目,还是精神世界的审美意趣,宋文化总让人感到意味深长。让我们跟着《夜听宋韵》,回眸两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

今年的1月8日,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苏轼986周年诞辰。

说到苏轼、苏东坡,大家都不陌生,他祖籍河北栾城,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与父亲苏洵,胞弟苏辙合称“眉山三苏”,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名列“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古代极负盛名的大家名儒。自小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他22岁科举入仕,为官清正,虽屡遭贬谪,但始终保持为民请命的初心。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其为“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不仅在诗词、散文、绘画、书法、美食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在医药学方面也建树颇多。杭州城“惠民路”的由来便是与他在此建设“惠民药局”有关。

古代文人推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人生追求。苏轼平日博览群书的同时,对处方、医书也颇多研究。加之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各方,天生乐观的苏轼乘机又搜集了众多各地的民间秘方。

北宋元丰年间,苏轼被贬黄州,在与好友巢元修闲聊时,无意得知对方有个家传秘方“圣散子方”,苏轼软磨硬泡,还指着松江水发誓说绝不外传,最终从好友处寻得秘方。作为纪念还专门写了《圣散子方》一文记述经过,盛赞此方为“真济世卫家之宝也”。

苏轼坚持不懈地寻医问药,不仅保护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为百姓赢得了福运。元祐四年,苏轼二任杭州知州时,城中爆发瘟疫,疾病横行。苏轼抄录的“圣散子方”成为了救世良方。他命人依照“圣散子方”煎煮药汤分发给杭城民众,不管男女老少、贫富贵贱无偿服用,最终战胜了瘟疫。苏轼事后在《圣散子后叙》中记载了疗效:“得此药全活者,不可胜数”。

除了无偿发药,苏轼还改进了防疫机制。他筹集公款,加上自己的私房钱,在杭州修建了一所用于病患隔离治疗的病坊,取名为“安乐坊”,这可谓是大宋时期的“火神山医院”。苏轼指派寺院的僧人管理病坊,还聘请了医生每天到“安乐坊”坐诊,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进行分开隔离治疗,有效地阻止了疫情的蔓延。后来“安乐坊”改名为“安济坊”。前后三年,这座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公办医院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续资治通鉴长编》对此仁政专门进行了记载:“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

苏轼除了遍寻名方还自主研究成药炼制。在海南的时候,听闻有一种叫“倒粘子”的草药可以治疗腹泻,于是将其制成药丸亲自试药定量,检测疗效,发现对小便白胶和腹泻有奇效。苏轼很开心,将药丸取名叫“海漆”,还写了文章《海漆录》记录研发的全过程。后来苏轼还把自己历年搜集的秘方、经方整理编撰成了《苏学士方》并推广普及。后人将此书和沈括的《良方》合编为著名的医书《苏沈良方》,至今仍在治病救人,影响深远。

纵观苏轼一生,仕宦之旅长达42年,一生“历典八州”,任职地方多达十五处。虽宦海行波,但他从未被打倒,始终用一颗有趣的灵魂和孩童般的好奇探索心来面对一切挫折。无论到哪里,都秉持为官者父母心,勤政爱民,宅心仁厚。近代国学大师林语堂在其著作《苏东坡传》评价:“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

苏轼在医药学上的贡献是他波澜壮阔的人生中一点点小浪花,但所折射出的伟大人格和社会良知,迄今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被后人铭记。

来源:杭州市上城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