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央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7月28日,在温州市社科联的指导下,永嘉县社科联组织本地相关人士联合市社科联组织的专家人员对永嘉县枫林古城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了专题调研。参加调研的有浙江省求真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宋乐稣、学委会副主任诸葛立淮、学委会委员金淳,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会秘书长伊淑权,永嘉县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叶卫周、秘书长杨伟兴,永嘉县红十三军研究会会长金爱伦、永嘉县山水诗研究会理事徐琼华、永嘉县徐定超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展东和秘书长徐知江等。
当天,调研组一行首先参观了徐定超纪念馆,了解了枫林历史文化名人徐定超的生平事迹。随后走村串巷,深入当地的历史古街进行调研,考察了圣旨门、徐定超故居等。永嘉县枫林古镇,位于该县楠溪江中游东岸,迄今已有千年历史,素有“千年古城”的称号,是浙江省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枫林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一部永嘉史,半部枫林志”,古镇文物古迹甚多,除实地调研查看的几个点外,调研组还收集了许多资料,了解了千年古城的开发与利用,了解了历史上红十三军成立旧址、御史祠、历史文化名人木待问、七宅房、醉经堂等。这些都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为调研组提供了较好的研究素材。随后调研组一行还调研考察了位于枫林古镇的永嘉县数字诗路e站,这里运用现代科技,依托永嘉“SONG”宋文化理念,在充分展示永嘉历代文化底蕴的同时,结合“四条诗路”进行了宣传。在这里,调研组成员纷纷按动快门,记录馆内利用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作品,并为该诗路e站建设点赞。
最后,调研组在枫林镇政府召开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题研讨会。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会秘书长伊淑权为与会者认真解读了中央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强调要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深入文化研究和阐释工作,与时俱进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热点相结合,弘扬人文精神,融入生产生活;要注重文化遗产传承,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度阐明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枫林镇人大主席吴振生和宣传委员郑正达分别就各自分管线上的枫林镇优秀传统文化挖掘、资源保护和建设情况,千年古城试点项目,及枫林镇历史文化、“中华诗词之乡”、“象棋之乡”、“武术之乡”和红色文化等资源做了介绍。通过他们的介绍,与会者可以明确感受到枫林镇党委和镇政府为大力推动枫林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工作,而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引进文化产业,深入提炼古城历史文化故事,以文促旅,文旅融合,推动古城复兴所做的努力。
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分享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浙江省求真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宋乐稣高度评价了永嘉丰富的地域与历史文化,对枫林镇以徐定超家族文化为主线的保护、传承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建议永嘉县从县域规划出发深入打造以楠溪江为主线的山水文化建设,从枫林古镇谋划着重打造好古镇历史文化一条街,加快各线路景点上文化内涵的提升和打造,做深做大文化品牌,深入挖掘传承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
与会者一致认为:要加强文化研究阐释工作,与时俱进融入时代精神。要注重文化遗产传承和活态利用,文旅融合,古为今用。建议枫林镇要充分利用千年古城复兴契机,抓住枫林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得天独厚的历史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做深传承和弘扬文章,让枫林文化复兴成为永嘉的一张精致文化名片。要深入挖掘徐定超、木待问等历史名人故事,弘扬名人精神,赋予时代气息;要谋划举办一些文化节,将枫林优秀历史文化进行整理、宣传和展示,可融入当地导游词,植入生活场景,加快提升枫林的文化知名度;要重视枫林红色文化的挖掘,研究梳理红十三军一批革命先辈与历史文化名人徐定超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文化价值与意义,从而赋予其传奇故事和色彩,打响枫林特色文化品牌;还要在“永嘉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先后创建了中华诗词之乡”做大文章,大力弘扬诗词文化,开展诗词文化普及和推广活动。要做深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文章,引进诗、书、画(摄影)等文化艺术平台,强化品牌的吸引力和游客的参与度,从而做大做强,持久发力千年古城复兴建设。
枫林古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符合时代发展趋势,走在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路上,枫林古城复兴的关键是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科学有机结合,让诗和远方共同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为枫林共同富裕注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永嘉县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