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省社科联和浙江新闻频道联合推出的“文化浙江大讲堂”栏目播出《诗路明珠:梅岭课子话家风》,为观众讲述了《梅岭课子图》背后的故事,展示了诸暨市傅氏家族的家风传承。
《梅岭课子图》属于国家二级文物,是诸暨市档案馆的镇馆之宝,现档案馆保存17米长一卷、7米长一卷。国画以傅振海父亲傅岱结庐教子为场景,俞樾、谭献等近两百位名人名家、文化学者为此题咏。题咏者功名有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官职有知县、知府、学政、侍郎、尚书、大学士;题咏形式有诗词赋各体,书法正草篆隶纷呈,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俞樾还将自己所撰的《傅公应谷传》,令孙子俞陛云全文书录,合入《课子图》。传文中写道:“国朝有《钱氏夜纺授经图》,世称母教;今《梅岭课子图》,父子教也。二子无负此图哉!”《梅岭课子图》凝结了子孙后代对先辈生养教育之恩的感念,是孝亲精神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耕读风尚的真实记录、历史标本。
诸暨市社科联提前整理相关资料,推荐采访嘉宾,并于7月19日、22日两天与摄制组一起赴暨南街道新胜村、新华村,拍摄傅氏宗祠、太和堂等与梅岭课子图相关古建筑,赴诸暨市档案馆拍摄长卷真迹,助力节目更好讲述《梅岭课子图》故事。
(诸暨市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