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文化寻根·约会江南经典老行当④ ▏木雕匠心

发布时间:2022-07-09

|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浏览: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研究成果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丛书-东阳木雕》(杨建新 龚明伟)

“飞阁中起,虹采相宜,则有群书漆版,汗简华缄”“琢桂为户,文锦楹兮,名翠引翼,翠螭腾兮”,东阳木雕的灵韵在元代东阳乡贤陈樵所著的《晖映楼赋》中就可窥见一二。

如今在东阳城东的艺海路与卢宅街一带,一端聚集着大大小小几十家木雕工作室,另一端连通了体现东阳木雕最高水准的卢宅。古今碰撞,文化薪传,历史古迹与现代店面在这一带形成了独特的木雕景观群,东阳木雕的灵韵如流水潺潺,云起雪飞,在此间萦绕回响。

参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杨建新表示,东阳木雕,匠心独具,精美绝伦,尽显浙江“百工之乡”的聪明才智。

金钱万贯,手艺防身

东阳木雕因其发源地而得名。东阳市地处浙江中部,“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说的正是这座群峰环绕、枕山带谷的小城。

“东阳美山水,之子本风流。稍去何平叔,还追沈隐侯。清江飞晚雨,斜日傍沧洲。县道行无愧,烟萝有胜游。”宋代梅尧臣在《祝熙载赴任东阳》中着以笔墨赞扬东阳风光,人文精华与山川灵秀孕育出了东阳深厚的文化品格。

但文人墨客笔下的东阳山水对于旧时农耕时代的城市发展来说并非利好。“八山半水分半田”,东阳山多田少,加上古代东阳南北两江旱涝迭起,百姓生活清苦,因此东阳百姓崇尚拜师学艺、从艺谋生。东阳也有句俗谚“金钱万贯,手艺防身”,足以见得手艺在当地人眼中的分量。

《东阳市志》载:“南宋以降,北方氏族大量迁入,‘百工之乡’逐渐形成,民俗随之日趋丰富和揉杂。显著者为由‘不想去其乡’‘不事文饰’‘不习工商’到外向开拓,涉洋出海,兴学重教,负笈从师和百工竞技的关系全局的历史性转变。”早期东阳人外出打工,以替人造房子为多,造房子以泥水、木匠等大手艺为主,随着分工的细化,木匠又分大木(造房子)、细木(做家具)和雕花匠。南宋时期,以木匠、泥水匠和雕花匠为主体的“东阳班”就与“宁渡帮”、“苏南班”并称江南建筑三大“班”。

无雕不成屋,有刻始为贵

东阳木雕起源于商周,发展自唐宋,鼎盛于明清。从木俑制作,到建筑装饰,再到现代的摆件家具、室内设计等,在一代代木雕艺人的传承中历经千年演变创新,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

“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这是《东阳新志》中对唐朝太和年间,东阳权贵冯氏兄弟的住宅冯家楼的记载。平地起高楼,雕栏玉砌,华屋步廊达几里,人称“东阳冯家大门楼,赛过皇宫凤凰楼”。

不过冯氏一族骄奢之至,终是引发民愤,因而有人向朝廷奏报,冯氏家宅被朝廷查抄。名噪一时的东阳望族就此湮没,但有关冯氏府邸的记载却成为了东阳木雕珍贵的历史资料。

由于木雕不易保存,宋代以前的木雕作品已无实物可考,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东阳木雕作品是出土于中兴寺塔的善财童子与观音菩萨圆雕,善财童子身着贴金长袍,神态生动,眉须毕现;观音菩萨像下部的莲台刀法流畅,繁简相宜。千年前,匠人手中锋利的刻刀与温润的木头相遇,成就了千年后风格淡雅,技法纯熟的东阳木雕。

“无雕不成屋,有刻始为贵”,至明清时期,东阳木雕闻名全国,其中建筑木雕尤甚。这一时期,国家大兴土木,豪宅大户拔地而起,许多传世珍宝在此时诞生,并保存至今。在这数千年间,身怀绝技的东阳手艺工匠,或穿街走巷,或远渡重洋。而今,他们遍布全国,涉足海外,以他们的睿智和巧手建造和装饰着艺术的殿堂。

江南第一花厅,隐藏在民居中

东阳木雕最早起源于建筑,是建筑上的艺术。比如建造于清朝年间,被称作“江南第一花厅”的史家庄花厅。花厅隐藏在民居院落之中,外表是破旧的古楼,推开门却别有洞天。白墙、青瓦、木门、素描,集木、石、砖雕于一体,就像落于砾石丛中的宝石,令观赏者欣喜不已,赞叹连连。花厅顶砖雕斗栱上雕刻的小狮子栩栩如生,照壁之北的木雕布满民间传统戏曲故事,有鱼跃龙门、入阁拜相、五子登科,也有八仙过海、三顾茅庐、文王问贤……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牛腿与雀替。牛腿是指承重柱上向外伸出的构件,是柱子延伸的承重构件,学名撑拱,它支撑着更上一层的雀替(置于建筑的横材与竖材相交处,也称托木)构件。我们在东阳见到的古建筑中,几乎所有的古建筑都精细地雕刻了这两个建筑构件,它们既能分散重力,又具审美功能。

有关花厅的主人叶樟朝也有一段有趣的传闻逸事。叶樟朝的舅舅是怀鲁村的首富,所建家宅在当地赫赫有名。叶樟朝年少时到舅舅家做客,与表兄弟玩耍戏闹,抱柱观檐。舅舅出言相讥:“麻头鬼,勿要东看西看,有本事你就造一个这样粗柱子的房。”听罢此言,叶樟朝又气又恼,并暗自发誓未来自家的宅院定要胜过舅舅。

后来叶樟朝潜心经营火腿生意,成为了史家庄的首富。他邀请妻子的族亲、东阳木雕大师卢连水担任总把作师傅,历经十年精雕细琢,建成了现在的“史家庄花厅”。

传言称花厅建成后,叶樟朝并未住过。因他舅舅显富过甚,被流寇劫富撕票,叶樟朝恐步舅舅后尘,即使偶回花厅也是大门紧闭。百年后的今天,史家庄花厅的大门重新向世人敞开,我们才得见其精妙。

发展:传统工艺与时代同行

东阳木雕是千年传承的民间手工艺,自古以来题材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居多。而如今,老题材、老式样难有发展,因此东阳木雕也一直在艺术构思上寻求变化,将传统工艺与新的思想和审美结合,创造与时代同行的木雕风格。

东阳木雕非遗传承人黄小明创作的东阳木雕艺术作品《领航》,这是我国首件数字化东阳木雕装置作品。《领航》将嘉兴红船与辽宁舰相结合,红船于前方引领,航母于后方护卫,并辅以电子台面和围挡播放MV,流动的海水与雕塑合为一体。这件作品的问世,让东阳木雕不再仅停留于刀与木的互动,也不再止步于光与电的赋能,而是多了数字化的呈现路径。 

2006年,东阳木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东阳木雕”省级非遗工坊入选了浙江省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和省级非遗工坊。杨建新表示,当我们以谦卑和崇敬之情仰望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巍峨殿堂时,我们无法抑制身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自豪,“如果能有幸在这座恢弘的巨厦上添上一块砖一张瓦,那是我们的责任和荣耀,也是我们对先人的告慰和对后来者的交代”。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