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社科智汇第7期,以宋韵瓯风:乐清宋代人文综述为题,邀请乐清市历史学会会长周开阳主讲,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叶文杰主持,各界群众50人聆听了讲座。
周开阳指出,乐清自东晋宁康二年(374)年建县1600多年来,历史上有两个朝代是本土文化的两个高峰,其中之一是宋代,先人在乐清这块热土上留下了很多富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品味和传承。
周开阳认为,什么是宋韵文化?特指两宋文化中优秀的文明元素、内在精神和传延至今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两宋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日常生活领域的物质之韵——雅致情趣;生产技术领域的匠心之韵——技术领先;社会运行领域的秩序之韵——文官治国;发现发明领域的智识之韵——活字印刷;学术思想领域的思辨之韵——宋代理学;文学艺术领域的审美之韵——宋词艺术。瓯风:即温州地域的上古遗风。
周开阳分析了乐清宋初时代背景,认为种种因素交相作用的结果,使乐清的文化在南宋形成了第一个辉煌期。北宋时期乐清中进士者仅一人(郑邦彦),作家仅有女诗人钱文婉;南宋时期则有进士一百五十五人,同时,出现了一批成熟的诗人、作家、学者,其中较杰出的有王十朋、钱文子、翁卷、刘黻等。
他还论述了乐清乡贤和名宦士族的形成,介绍了最具代表性的北宋白石钱氏,南宋乐成赵氏。
他讲述了宋代理学在乐清地区的传播,指出朱熹在泉州同安主簿任满罢归曾到乐清讲学,大概是他赴任台州崇道观路过时。邑人慕他大名,邀他讲学,他即在东皋山麓艺堂书塾临时设座,跟随他的弟子很多,虽然时间短暂,但受其影响很深。
周开阳介绍了乐清的书院及其作用,书院作为儒者的读书、藏书、著述、讲学、会友、论文、吟诗之所,在八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发挥着文化教育功能。乐清创书院近百所,有比较详细史料可查的67所,其中宋代9所,两宋时期,乐清就有170名进士。
周开阳介绍了永嘉学派在乐清的传播, 叶适曾在乐清密溪岙村办过书院,位于宋代官道十字岭附近。
周开阳还介绍了乐清的瓯窑、宋代建筑及其它宋代遗
存,分析了把乐清宋人的生活美学。介绍了乐清宋代宗教特别是佛教的情况。
周开阳总结道,宋韵瓯风的精髓是开拓创新精神,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叶文杰指出,贯彻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打造宋韵文化,我们社科界义不容辞。什么是乐清宋韵文化最具标识性的符号,乐清市应如何打造,需要大家不断深入研究。
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强调,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并提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是浙江省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强大文化力量的重要一环。实施宋韵文化研究,目的是系统梳理浙江宋韵文化的传承脉络、挖掘宋代浙江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为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丰富中华文化宝库作出贡献。
(乐清市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