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文化寻根·约会江南经典老行当① ▏丝路之问

发布时间:2022-06-25

|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浏览: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研究成果

《浙江认知的中国蚕丝业文化》蒋猷龙

《浙江丝绸文化史》袁宣萍 徐铮

《浙江丝绸名商巨子:南浔“四象”》董惠民

《浙江丝绸名商巨贾:南浔“八牛”》董惠民 蔡志新等

《都锦生传》 李冈原


一丝不苟、千丝万缕、锦上添花……汉语中有近百个和“丝”相关的成语,以“纟”为偏旁的汉字更是数不胜数。这根小小的丝线,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吗?

参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浙江工业大学袁宣萍教授说,在以农耕为传统的古代中国,男耕女织、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就是日常生活之一。人们用丝绸来“敬鬼神”,西汉时就有“化干戈为玉帛”的说法,里头把玉和丝织物喻示着和平。丝绸文化在中国有约七千年的历史,而浙江是中国丝绸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是什么让浙江成为世界丝绸之源

湖州吴兴区钱山漾遗址出土了4000余年前的残绢片,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6000年前的蚕形虫文象牙盅,都证明了浙江是“世界丝绸之源”。

钱山漾一带的当地人自古掘池养鱼、塘基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这种“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传承千年,也因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钱山漾遗址的发现,缘于1934年,湖州潞村一位留美博士慎微之回乡时发现了一些石器,凭借多年实地调查研究,2年后,他发表了论文《湖州钱山漾石器之发现与中国文化之起源》,引起世人关注。1958年国家组织的一次遗址挖掘中,临走最后一天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点:深埋在遗址土层中的一件被压扁的竹筐,考古人员发现里头赫然存放着疑似为绢片、丝带和丝线的纺织物!经碳14测定,这批绢片距今已有4750年!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家蚕丝织品。

丝绸之路为何这么重要

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政府主办的“2022丝绸之路周”活动刚刚于6月23日闭幕。那么“丝绸之路”是怎么由来的?为什么能在历史上承担起东西方交流的重要使命?

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西汉张骞以丝绸贸易为媒介,凿通了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的“西域商道”——丝绸之路从此绵延至今2000多年。丝绸作为中国人独一无二的精美特产,成为当时罗马贵族争相用黄金购买的奢侈品之一。丝绸在世界流传的同时,也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世界文化技术的交流。

到公元7世纪的唐朝,丝绸已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出口货物了。而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让中国丝绸一举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丝织品。其中,浙江承担着丝绸生产任务的主要角色,明初的杭州、嘉兴、湖州成为丝绸重镇,清代江南地区在规模和水平上成为全国丝绸业的中心。

“丝绸之路”是100多年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发明”的。他写的《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首次提出“丝绸之路”。1936年,他的得意门生、探险家斯文·赫定出版《丝绸之路》一书,在欧洲畅销。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作为该倡议最重要载体和媒介之一,被赋予了全新的理念和内涵。

丝绸之府的“四象八牛”指的是谁

唐代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作诗:“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红袖织绫”说的是杭州丝绸,而“柿蒂”则是绣在丝绸上的柿蒂花。北宋年间,杭州城内有名气的106家商铺中,就有28家与丝绸有关,占据总数的26.4%。南宋定都杭州后,杭州丝绸更是盛极一时。

明清开始,湖州因丝绸贸易发达而有了“湖丝衣天下”的美誉。“湖丝”的说法始见于南宋,其中南浔镇辑里村的辑里湖丝因为有独特的工艺,形成了“细、圆、匀、坚、白、净、柔、韧”八大特点,被逐渐推广到了杭嘉湖苏各地。而在湖州市南浔地区更出现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商界现象——民间比喻富豪财产达白银千万两以上者,为“象”,五百万两以上,为“牛”,百万两以上,为“狗”。

“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当时一个流传的段子生动地形容南浔“四象”——刘镛、张颂贤、庞云鏳、顾福昌。“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拥有的家产,高达1.5亿两白银,称得上“富可敌国”,在很大程度上还搅动了民国历史风云。正如前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曾评价道:“南浔一镇……在经济上全力支持了辛亥革命……功不可没。”

在杭州丝绸业,则有一个“都锦生现象”。1898年2月,都锦生出生于杭州西湖茅家埠村,父母希望他能有一个锦绣前程,所以取名“锦生”。没想到成年后的他真的为“锦”而生,在乱世中织出了中国民族工业的“锦绣河山”。

24岁的都锦生在茅家埠一带建立了第一家丝织作坊,4年后,织锦作品《宫妃夜游图》获美国费城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1929年,都锦生的织锦参加了第一届西湖博览会,荣获特等奖和优等奖。之后都锦生和他的团队,又研发出了“以竹为骨、以绸为面”的西湖绸伞,伞面上印制着西湖风景图,大受欢迎。

今年5月刚好是杭州都锦生建厂100周年,凤起路上的都锦生织锦博物馆专门推出了“百年织锦”特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

哪些关键词能代表当代丝路之变

正如蚕的一生需经历成长、休眠、破茧、蝶化,以浙江丝绸业为代表的中国丝绸产业也经历了兴衰沉浮。几个关键词显出了当代丝路在革变创新:

产业集群——目前浙江丝绸业产值200多亿元,产值约占全国的1/4,真丝绸缎、真丝服装、真丝领带分别占全国30%、40%和80%。形成了杭州丝绸女装、湖州高档丝绸面料、嘉兴丝绸针织和蚕丝被、嵊州真丝领带等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

科技赋能——浙江理工大学李加林教授是现代织锦工艺创新者,他发明的“五色交织法”,一改各国沿用了100多年的丝织图像表现方式和传统织锦生产方式,创造出4500多种色彩,诞生了丝织长卷《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现代织锦“国礼”作品。丝绸界“软黄金”香云纱通过改进沿袭600多年的染织技艺而走进寻常百姓家。

文旅产业——丝绸元素被应用在时装、服饰和家居设计中,出现时尚高贵的丝绸手机壳、丝质邮票、丝织书桌等新产品。2021年,杭州丝绸龙头企业万事利正式登陆A股创业板,成为“中国丝绸文创第一股”。

丝绸小镇——湖州投资90多亿,将以国际丝绸时尚中心、东方丝绸交易中心、丝绸文化体验中心等三大战略作为支撑,重点规划13个产业项目。

一带一路——2014年,第一个丝绸国际标准由中国牵头制定并实施。该标准包含的生丝电子检测技术由中国主导科研攻关,并得到国际丝绸界认可,对提高世界各国生丝质量水平、促进丝绸经贸往来、提升中国丝绸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青少年研学成长云空间启动

快来报名加入浙学少年团

延续前两季“文脉寻根-约会古今大先生、约会千年古村落”的做法。

●第一阶段:投稿报名:即日起至2022年8月底

成长读本定期发布约会江南经典老行当的寻访指南,大家可自由学习和寻访,写写你心中的老行当,扫左边二维码,关注“升学宝”,点击底部菜单“议百分”,选择“阅鹿书院”上传图文作品。

●第二阶段:现场体验营: 2022年9月-10月

从学生投稿中,我们将优选出100人左右,组成浙学少年团,有机会在节假日免费参与现场体验营活动,走出课本,由名家名师领游,实地寻访这些经典古行当。在名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研学报告或录一段解说诵读视频,记者将全程跟随记录。

●第三阶段:专家云点评,2022年10月

浙学少年团的两季研学报告,我们将请省内著名学者专家在特定时间走进线上直播间,对学生研学报告集中进行云点评,对评出的优秀作品将颁发获奖证书。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