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传承千年的宋代酿酒工艺

发布时间:2022-04-24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两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的独特韵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光彩夺目,还是精神世界的审美意趣,宋文化总让人感到意味深长。让我们跟着《夜听宋韵》,回眸两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

中国人饮酒的历史源远流长,酒精是大自然的馈赠,含糖分的水果只要经过酵母菌的分解作用就能生成酒精。从原始社会自然发酵的果酒开始,经历了粮食酒和蒸馏酒三大阶段。宋朝的酿酒工业,在饮酒方式与存储器皿方面比唐朝都有了明显进步,粮食酒酿造技术也进入了大成时期。

尤其在中华民族的传统酒种黄酒方面,完成了理论概括和酿酒专著。成书于北宋末期的《北山酒经》是我国古代酿酒史上学术水平最高、最能完整体现我国黄酒酿造科技精华的专著。《北山酒经》书名中的北山即杭州西湖旁的北山,是北宋人朱肱寓居杭州时所作,刻成于大隐坊(在今河坊街一带)。朱肱曾在杭州官方机构都酒务酿酒,有丰富的酿酒经验。书中记载的宋代黄酒生产的13道工序在江南得到很好的传承。至今,浙江一带仍是我国黄酒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地区。

黄酒是低度酿造酒,不宜长期保藏。古代一般在冬天酿酒,夏天酿造的酒需要尽快喝完或卖掉。东晋之前,人们惯饮凉酒,在杀菌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凉酒易败。于是,加热灭菌的方法逐渐被广泛使用。《北山酒经》中较详细地记述了煮酒技术,即将酒隔水蒸煮,避免酒的酸败。煮酒技术的采用,为酒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我国煮酒加热技术的采用比西方各国要早700多年。

如果说朱肱的《北山酒经》是大作坊酿酒的佳作,苏轼的《东坡酒经》则是私家酿酒的典范。在数十年的贬谪生涯中,苏轼与酒作伴,自饮自酿。在黄州,他酿过蜜酒;在颍州,酿过天门冬酒;在定州,酿过松子酒;在惠州,酿过桂酒;在海南,为了去三尸虫,轻身益气,他再酿天门冬酒。多年后,他把家乡酿酒的方法和自己造酒的心得撰写成《酒经》,给后人留下了酒国才子的神奇传说。

酒也是宋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墨客骚人喜欢饮酒做诗,江湖侠客也喜以酒会客,酒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范仲淹《渔家傲》那句著名的“浊酒一杯家万里”,荡气回肠,端起酒杯,壮志未酬和思乡的滋味涌上心头。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傲视年华,添了几根白发又怎么样?何等的豪情。

酒,既可以用来表达洒脱豪迈的胸襟,也可以用来表达黯然销魂的愁情别绪。可以说,宋人把“酒以言志”推向了文化之巅。

南宋定都临安后,城内酒楼林立,业主独具匠心,促进了各种新品种的出现,著名的有米酒、荔枝酒、桑葚酒、梅酒、梨酒、药酒,等等。酿酒作坊,星落棋布。我们熟知的西湖十景之一“曲院风荷”除了是赏荷胜地外,更是宋代“榷酒”制度的重要见证。南宋时期酿酒最著名的官家作坊就在曲院风荷,名为风荷御酒坊,专酿官酒。“曲”字并非迂回曲折之意,指的是发酵酒的“酒曲”。如今,此处还设有南宋御酒文化坊,传承千年的南宋酒文化延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