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论鉴”是柯桥区社科联创新推出的一档社科普及品牌。该品牌创立一年多来,破题开局,在社科普及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一体带两翼,进一步带动了该区社科研究和社科阵地的深入发展。
一、创“从我到你”新局,探索“人人科普”新路径,让社科普及“抖”起来。变“我讲你听”为“大家讲给大家听”,变“科普人人”为“人人科普”,创设打造柯桥版百家微讲坛“小柯开讲”,用抖音模式探索屏时代社科宣讲。短短一年多时间,集聚了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纺城布商、网红打卡、高校学生等宣讲员100多名,通过“授人以渔”式培训交流,用相声、小品、演唱、图文、动漫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迅速成为柯桥家喻户晓的宣讲品牌。围绕主题,开展深入村居企业、菜场市场、科普基地等线下情景式宣讲1000多场。例如,到黄酒博物馆开展“老字号如何变成新网红”的对话式宣讲,赴安昌古镇、蓝印小镇开展“三缸文化的前世今生”组团式宣讲,都深受群众好评。目前,已有子品牌76个,推出线上1-3分钟短视频宣讲700多个,在抖音、微信视频号、柯桥发布、笛扬APP等火热推出后,点击量超2000万,火爆视频单个点击量破100万。在入驻融媒体中心“柯桥发布”“笛扬APP”等“中央厨房”及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基础上,全面进驻抖音、B站、微视、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和“浙里办”政务平台,打造社科宣讲自媒体矩阵,实现“一人线下宣讲、万人线上共享”的数字赋能功效。 二、破“由实向虚”僵局,构建云端化阅读新形态,让社科普及“飞”起来。优质的阅读学习体验需要优质的源头供给。一是让实的更实。加强与省市社科联的合作对接,强化与党校、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树人大学三校的联动,整合社科专家站位高、理论水平高以及熟悉区域情况的多重优势,契合“纺城三十年”“数字化改革”“共同富裕”等主题,重点推出了“从柯桥看共富浙江”“后疫情时代‘元社区’研究”“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国际纺织之都实践之路”等重点课题。二是让冷的热起来。针对线上浏览热火朝天、线下基地游者寥寥的不均衡现象,不断强化“内实力”,做优做强社科基地,突出自身优势。建设“三缸文化”“宋韵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形成以黄酒博物馆、绍兴中国酱文化博物馆、拼布艺术馆等科普基地为引领的柯桥特色社科集群发展格局,培育引领绍兴国学文化博览园等新基地,将社科普及、社科研究融入基地建设,让基地用起来、活起来。三是让静的动起来。推出柯桥区社科联微信公众号“稽山论鉴”,推送好听好玩的心理学、哲学等节目。打造“社科早高峰”“社科晚高峰”品牌,利用上下班车上的碎片化时间,提升线上阵地的受众率。例如,将与“全球布商研究中心”联合出版的《中国轻纺城发展口述史》,通过“社科早高峰”,在每周二、四上午逐一推送相关篇目。 三、谋“从下而上”变局,打造沉浸式宣听新模式,让社科普及“潮”起来。青年是社科普及的主力军,也是社科普及的重点对象。以青年“喜欢听、能听懂”的方式讲给青年听,是青年社科普及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出趣味科普、笛扬书苑、学习摘编等特色元素,用年轻人喜欢的语言和风格开展社科普及,比如,《一生一定要看一次极光》《刺猬困境: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原则——边界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等内容,都广受青年群体欢迎。深化“不一样的思政课”“叶子读经典”“驼峰书院国学课”“敏敏讲故事”“笛扬读书会”“柯桥领读者”等“小柯”子品牌,创新推出“之江青语”“树人善言”等青年宣讲。同时,针对轻纺城5500多位常驻外籍居民推出“巴泥talk show”等双语宣讲,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吸纳外籍宣讲员,普及世界各国文化知识。结合“杭州亚运会”“二十大”“纺城30年”等最新最热主题开展宣讲,推动社科普及飞入百姓家、深入百姓心。 (柯桥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