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嘉兴市社科联主办的南湖讲坛走进“大系”,现场听艺术家讲传世书画

发布时间:2022-12-20

|

来源:嘉兴市社科联

浏览:

今年,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嘉兴美术馆举行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这无疑是嘉兴最热门的打卡地,每天限定2000名观众预约打卡,一票难求。嘉兴市社科联主办的南湖讲坛也开进了“大系”现场。书法篇——如何鉴赏大系中的书法之美、绘画篇——如何欣赏大系中的天籁之美……四场书法、四场绘画,每场一个半小时,从早晨9点到下午5点,南湖讲坛走进“大系”活动,整整热闹了一天。

“古代许多绘画作品并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生活用品。大的比如屏,至少有两米多高,而从上面挂下来的帷就更大了。还有一些我们现在看到的小而圆的画,都是团扇。所以我们对这些艺术品要有全面的认知。”嘉兴市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汪新宇正在给观众讲解宋代绘画。

为了提升广大市民艺术欣赏水平,在参观过程中真正领会到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真谛,由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主办,嘉兴市图书馆承办的南湖讲坛,走进“大系”现场。

在绘画篇中,特邀汪新宇担任主讲人。他带领参观者,走进“大系”现场,顺着千米展线,零距离讲述中国绘画史中的传世名画,探索名画背后的故事,讲述“大系”中的天籁传奇,拆解明代嘉兴籍大收藏家项元汴及家族藏画、护画的传奇。

在书法篇中,特邀嘉兴市书协副主席李利、副秘书长莫森琪担任主讲人,带领观众走进天籁阁展区——这里聚集了98件项氏收藏的传世法帖,包括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冯承素摹本、褚遂良临本,王献之《中秋帖》,李白唯一传世书法真迹《上阳台贴》,怀素《自叙帖》,苏轼《寒食帖》……他们一一解读。

“米芾是极其有个性的一位书法家,他不贪恋权势,一生只在书画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莫森琪正在为观众讲解《蜀素帖》,围绕着这件项氏旧藏中的传世法帖。他不仅介绍了《蜀素帖》的艺术特点,还介绍作者米芾以及曾经的收藏者、明代嘉兴籍收藏大家项子京留下的数枚印章,“《蜀素帖》是绢本,蜀素是出自于四川的一种织物,这种织物十分名贵,珍藏多年无人敢在上面书写。米芾当仁不让写下这幅《蜀素帖》,字迹秉承他一贯的风格,洒脱自由。”

这是南湖讲坛第二次走进“大系”,7月15日,南湖讲坛曾特邀嘉兴市美协主席孙海峰、嘉兴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戴振国,为百名来自全市各行业的参观者,零距离详解盛世修典的书画传奇。

唐阎立本《步辇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每一幅画,每一幅书法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讲者娓娓道来,听者用心聆听。昨天,百余名参观者在嘉兴市图书馆南湖讲坛的带领下,共同领略中国历代绘画与书法的魅力,他们来自社会各界的各行各业,在错落有致的名家字画前驻足,细细聆听讲解者们从专业的角度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孩子们围在艺术家主讲人身边,好奇的目光紧紧跟着他们的步调,时不时凑上前去想要看个究竟。“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瑰宝,这次活动让我们跟着作品去寻访他们的生活和足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国画与书法的无限魅力。”王女士是首次观展,面对浩如烟海的绘画作品,她不禁发出感慨。“上次的自由观展仅仅是走马观花,这次南湖讲坛的活动请了专业的艺术家老师对这些画作的技法、构图做了更细致的解读,对于画作中蕴含的故事以及创作的背景等等也都有更深入的介绍,让我们能够全方位地去了解一幅画。”二刷“大系”嘉兴特展的张女士非常高兴,抢到了参加这次活动的机会,“原先以为这些历代的绘画作品都是离我们很遥远、很高大上的珍品,而这次活动能够借这个机会让这些高雅的艺术品走近寻常百姓,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对于提升我们普通市民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很大的帮助。”

为什么组织策划这次活动?嘉兴市图书馆活动推广部主任程玉芳说:“这是百年难遇的展览,现场体验非常重要。很多人走马观‘画’,无法真正领略中国书画的魅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真正学到一些东西,看到一些东西,更可贵的是,这次‘大系’嘉兴特展,有嘉兴的地方特色,展示项氏旧藏以及项氏家族以及嘉兴画派,嘉兴人有必要了解嘉兴的文化传统,增加我们的文化自豪。”限于场地以及现场体验,每场名额不多,机会难得,反响很好,“有第一次参加,再次报名的,也有些人报了上午场,下午场接着参加,抢票很火爆。”

南湖讲坛走进“大系”活动,以专业的画家、书法家们富有内涵又浅显易懂的讲解为纽带,让艺术品不再是高高挂在殿堂中仅供瞻仰的瑰宝,而是能够走近公众,让老百姓能够看清它们、触摸它们、与它们产生共鸣,南湖讲坛让艺术与生活碰撞,将艺术融入生活。

(嘉兴市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