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广铭先生曾指出年代、地理、职官、目录为中国史研究的“四把钥匙”,可见“地理”在历史学研究当中的重要意义。《禹贡》半月刊在“发刊词”中指出,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而在历史学本科教学阶段,人文学科学生在地理学方面普遍相对薄弱,往往成为限制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短板。因此,重视历史地理学的本科课程教学,既是历史学专业属性的体现,也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要求。
中国历史地理学由于脱胎于史学门类下的传统沿革地理学,进而体现出与历史学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故国内高校多将历史地理学置于中国史学科之下。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现代历史地理学作为以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学界一般将其视为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课堂教学、室内实验与野外实习作为现代地理学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也同样应在历史地理学教学中受到重视。这三个教学环节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少野外实习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人类历史、社会及地理环境的理解能力。因此加强实地考察实习是历史地理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实际上,国内历史地理学专业发展强势的高校如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早已在这方面有所践行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历史学研究对空间的重视,决定了高校历史学系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地域性特点。对于地方高校的历史学系而言,其研究涉及的空间范围往往更侧重于其所处的城市及周边区域,这样既有利于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又便于科研与教学的深入开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港口城市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同时也体现在文化教育的建设上。中国的经济重心自唐宋以后转移至长三角地区,这一区域同时也是中国的文化核心区,积累了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资源,在现代持续开放的背景下,围绕江南港口城市展开历史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可将人才的培养与历史学“经世致用”功能的发挥结合起来,作为沿海地区高校历史学系教学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
以宁波大学为例,作为宁波市唯一一所设有历史学系的高校,宁波大学历史学系近年来在新文科建设的基础上,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户外调研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并支持学生到实地踏查走访,频繁对沿海地区市镇、村落展开历史学调查和口述史研究,并将海港古城作为户外教学实践的主要对象,利用户外课程教学、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暑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实地调研,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在实际操作中全方位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在场所选择方面,宁波老城、镇海老城、舟山定海老城这三座海港古城以及依靠内河航运兴起的慈溪老城常被选作实地考察的主要场地。这几处古城经历了从古代海上丝路的开拓、海禁政策的限制到近代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的冲击,在海洋史与中外交流史方面具有非凡的意义。古城保留了较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比较完整的空间结构,且传世历史文献、古旧地图、金石文献和城市考古发掘等资料极为丰富,又占有天一阁博物院丰富的馆藏资源,因此在历史学研究与教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开展户外教学的理想场所。
在具体实践方面,专业课程的户外教学由教师布置考察任务,学生分组搜集、阅读各种文献、地图资料,对照古旧地图和现代卫星地图对海港古城进行分片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古城街巷体系与古地名、古城墙遗址、重要古建筑与考古发掘遗址、河湖水系与水利工程遗址等,并由学生负责各考察点的现场讲述,再由教师现场补充、总结和评价,最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组撰写考察日志和心得体会。这种专业课程的实地考察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户外考察的基本程序、方法和对象,在实际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意识,加深学生对历史文本的理解。
除了培养本科生实地考察方法的教学课程之外,以科研带动教学的项目式教学方法,是户外教学的重要形式,对高校历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借鉴意义。宁波大学历史学系教师在研究生指导方案与本科生导师制的框架下,以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主要方式,开展实地教学。两者都能够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科研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全面提升科研动手能力。宁波大学历史学系教师指导的2018级本科生学生项目——宁波地区海港古城的历史地图复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电脑制图的基本方法,亲自动手搜集整理了大量传世文献与古旧地图资料,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定期开展工作坊会议,讨论研究中遇到的学术问题,并由教师带队多次对宁波、镇海、定海等几座海港古城展开实地踏查走访。通过这一项目的实践,学生系统地接触了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最终完成了多幅古城历史地图的绘制和数万字的实地考察报告,获批了省级学生科研项目,并荣获校级一等奖。更为重要的是,参与该项目的几位主要成员由此对历史地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撰写了该方向的学位论文,并以优异成绩考取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这体现出项目式教学在历史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进行实地调研活动同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自由选择,利用专业课程户外教学和项目式教学中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加自主地进行实地考察的探索,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理解历史学“经世致用”的功能。指导教师可参与其中,提出相关建议,并在活动结束时根据学生表现作出点评。在宁波大学历史学系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有多次以海港古城调研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特殊的教学方式,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学生在十分深入地学习了浙江海洋史、港口史,获取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身心也得到了发展,且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户外教学实践。而沿海地区的高校历史学系可以在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海港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到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有利于加强高校学生的通识教育与交叉学科教育。在实地教学中让故纸堆中的文字和古旧地图中的场景鲜活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又可培养学生开放革新的时代精神,达到单纯的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是切实推进高校新文科建设人才培养的一种可行性方案。
作者:来亚文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