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与你同行·约会古今名门家训 | ③《王氏家训》: 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

发布时间:2022-10-28

|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浏览: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研究成果

《旷古书圣-王羲之传》(徐斌)

刘禹锡的名篇《乌衣巷》,其中“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谢”,我们在上一期的约会古今名门家训中聊过,本期主角是“王”——琅琊王氏,晋代四大名门“王谢袁萧”之首。

王氏家族世代居住在琅琊山(山东临沂),到了王羲之的时候,琅琊王氏迁到了会稽郡山阴县(绍兴),后来又扩散到了宁波余姚、鄞州等地。

位于绍兴嵊州的金庭王氏则是琅琊王氏在浙江最有名并且保存至今的一支,他们根据王羲之及其子孙一句句口耳相传的《王氏家训》,最终形成了24字的治家名言——“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敦厚退让,积善余庆”。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学者、浙江大学研究员、浙大城市学院古典书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于钟华表示,看看《王氏家训》,就知道琅琊王氏为什么会名人辈出,即便没有“书圣”的出现,也会有“画圣”、“诗圣”的出现。“我们在看历史时,看到人家祖辈是‘善人’,就知道他的后辈要‘出人’,这是由家训决定的,也是家训传承的意义”。


人生最后七年

王羲之在嵊州修书教子

说到琅琊王氏,第一个跳入脑海的就是书圣王羲之。现在的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就是王羲之后裔的最大聚居地,也是《王氏家训》的发展之地。

驱车从杭州出发150公里,来到华堂村。根据嵊州《金庭王氏族谱》记载,当时王羲之辞官后来到金庭,见到天姥、香炉、卓剑、放鹤等山峰,非常喜欢,觉得这里很适合自己隐居。

出自东晋琅琊王氏的王羲之晚年在金庭生活了7年,常与好友许询等当时名士相聚交谈,写字作画,赋诗饮酒,修书教子,直至公元361年去世。

浙江大学郑瑞博士表示,世人站在王羲之潇洒的书法面前,可以透过俊秀飘逸的横竖撇捺,去探寻隐藏在其间的做人的规矩和方寸,“书法是一种生命的方式,它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身养性,从而对身边的人带来一些启发,就像王羲之教育他的孩子那样。”

王羲之曾在《与谢万书》里写到自己如何利用生活中的事情培养孩子们的品行。他晚年会种些蔬菜瓜果,然后带着孩子,在果园里转转,看到好吃的,就摘下来,分给孩子们吃。虽然瓜果种得一般,自己也不是完美的人,但希望因为言传身教,让子孙成为敦厚温柔的人,懂得退让,享受恬淡生活,“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

王羲之有七子一女。初来金庭时,六子王操之十六岁,七子王献之十一岁,他们都在金庭读书成才。

王操之虽然不如弟弟有名,但生性敦厚,乐善行孝,服侍老父很勤快,直到父亲去世后才出山入仕,历任侍中、尚书、豫章太守,后来回到金庭老家,继承父业,研习书法,史称其“工草隶”,死后也葬于金庭。

而王献之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书法水平大有提高,便自鸣得意,母亲说:“你的水平还差得远呢!”王献之急问父亲:“那我再练三年就可以了吧?”王羲之把儿子领到院子里,指着十八只水缸说:“你写完这十八缸水,才能说可以了。”

可王献之练完一缸水后,又自我感觉不错,就捧着自己的作品给父亲看。王羲之什么都没有说,就在“大”字上提笔加了一点,成了“太”字。王献之不甘心,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母亲端详许久说:“我儿写了千日,唯有这一点像羲之。”原来母亲指的这一点正是父亲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点。自此,王献之天天研墨挥毫,刻苦临习,终成举世闻名的书法家,和父亲一起,被人称为“二王”。

还有一个故事在金庭流传甚广。

王羲之与好友许询到奉化一带采药、游览。夜宿小客栈时,遇见两兄弟争吵打架,最后弟弟将哥哥砍死。王羲之脸色沉重,若有所思地对许询说:“此二子残忍如此,不知你我后辈如何?”不日,王羲之、许询回到家中。王羲之将此事详详细细地讲给儿子们听,并写下了“敦、厚、退、让”四个大字,命儿子们日日临摹,并立为家训。

而这几个字也成为了《王氏家训》的根基。到了乾隆年间,时任嵊县教谕的周咨询把口耳相传的《王氏家训》写入《金庭王氏族谱》中,“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音mào)。”当地王氏后人又加了“敦厚退让,积善余庆”8个字,最后形成了24字的《王氏家训》,让琅琊王氏的精神和风骨流传至今。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