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北宋书法名家米芾:一日不书,便觉思涩

发布时间:2021-09-25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两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的独特韵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光彩夺目,还是精神世界的审美源头,宋文化总让人感到意味深长。让我们跟着《夜听宋韵》,回眸两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

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中,有一人的书法体势左右倾倒,却摇曳生姿,让欣赏者有着妙不可言的意趣,这个人就是北宋书法家——米芾。

米芾七八岁起就开始学习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唐代大家书法。他有一个书帖叫《元日帖》,大年初一还要写字,说一天不写字,“便觉思涩”,可以说米芾是真正痴迷的书法家了。30岁那年,他遇到了苏轼,在苏轼的点拨下,米芾转学晋人书法,走上了师法魏晋法帖的艺术道路。也正是由于这个转折点,米芾的书法才得以精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书法风格。

这一年,米芾创作了著名的《淡墨秋山诗帖》。正值秋天日暮时分,他登高望远,只见群山连绵,落霞满天。此般美景让他惊艳和陶醉,再加上与故友重逢,米芾将自己内心的欢喜和自在宣泄于诗和书法之中,造就了这幅历史上享有盛名的书法佳作。

米芾书法最大的特点,便是其书法中常有的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以几十年集古字的浑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他也被称为史上最讲究行书技法的人。

米芾在当时已经是声名远播,爱书法的皇帝宋徽宗时常会让米芾进宫写字,或者与他切磋书法。有一次,宋徽宗问他如何评价当代的书法家?米芾回答:“蔡襄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宋徽宗说:“那你写的字怎么样?”他回答说:“我的书法是刷字。”一个“刷”字,说明米芾写字是万毫齐力,沉着痛快,笔笔圧纸,笔笔离纸,写起来迅疾如风雨。

与米芾书法成就密切相关的,一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地临习古帖,二是他喜爱收藏书画文物。在元朝人编写的宋史中,米芾是一位对书画“痴”情不已的人物,尤其是对待前人的书画作品,骗也好,抢也罢,不管用什么手段,他一定要拿到手。遇上有人找他来鉴赏古人墨迹,米芾往往要找各种理由留在家中,甚至他可以模仿原作,临摹出几乎一模一样的书画作品,然后常常拿着这个赝品去交还原主,而这些原主一般都看不出来。

北宋末年,米芾被宋徽宗封为书画博士。他去世后,宋高宗赵构也很推崇他的书法,专门收集他的书法作品,在杭州刻成《米元章帖》10卷。可以说,米帖是宋高宗最富最精和最真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