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国家社科基金 | 重大项目“近代国学文献汇编与编年史编纂”以优秀等级结项

发布时间:2021-09-23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项目基本情况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桑兵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国学文献汇编与编年史编纂”(批准号:17ZDA202),经全国社科工作办授权委托浙江省社科工作办组织鉴定、全国社科工作办审核,以“优秀”等级结项(证书号:2021&J142)。

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国学的出现,可以说是近代国人对于西学乃至东学逐渐深入堂奥,渐有太阿倒持之势所感到的紧张反映,这一语境下的国学,即所谓相对于新学指古学,相对于西学指中学。近代国学的聚讼纷纭,既表现出在东西两洋的压迫下,国人对固有思想学术的价值意义的坚持和忐忑,也不乏用外来观念重新估价甚至以后者为准的的意味。深入研究近代国学,不仅为国学研究本身所必需,还有助于通过探寻固有学术文化演化变更的历史进程找到通向和理解传统学术文化的通道。

“近代国学文献汇编与编年史编纂”通过拉网式搜集、整理、编目等程序,与文献收藏和出版单位协调合作,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终成完璧的原则,以原版影印为主,整理标点为辅的方式,分类编成一套大型《近代国学文献汇编》,广泛收录1900至1952年间在海内外出版的以国学为名目以及与国学机构相关的图书、期刊、报纸、档案。

与此同时,编纂多卷本《近代国学编年》,在全面系统搜集和耙梳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严格分别国学概念因事因地因人而异的自称、他指和后认,用语学和历史的观点探其渊源,究其流变,准确把握近代国学的内涵外延,侧重有关近代国学的学术与活动的关联,将晚清至1952年所有关于国学概念的引入与提倡、国学教学研究机构、国学团体的主张活动、相关学人的国学主张及活动、以及围绕国学、国故、国粹等等问题争议讨论,依时叙事,尽可能呈现比较不同资料还原史事本相和前人本意的过程,通过呈现历史来理解和把握概念及事实,进而揭示表象背后的内外联系。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澄清国学的内涵外延,把握国学的历史,奠定深入开展国学研究与普及应用的坚实基础

既有关于近代国学的研究,存在时段覆盖不足、方面覆盖不够、概念不清,边际不明等局限,对于国学的认识存在不少歧见、误解,应先知道历史上的国学究竟是什么,再来谈论什么是国学。

大型资料《近代国学文献汇编》与多卷本《近代国学编年》配合,有助于梳理出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近代国学发生、发展、演化的进程,用历史的方法研究历史上的国学,从各个视角层面考察国学是什么,从而深入理解国学。

2.形成国家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

《近代国学文献汇编》的出版,有助于解决近代国学文献保管困难和利用不便的两难困境,为国学研究提供全面丰富的基本文献,改变既往研究因材料不足而出现的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和格义附会的状况,以此形成国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以及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并为后续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充分的资源,为建构高水准、广覆盖的国学研究平台奠定坚实的基础。

3.增强理解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学术思想的能力

近代以来,西学作为欧美主导的世界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思想造成强有力冲击,从概念到分科,造成古今思想学术的形似而实不同,出现隐性文化断裂。国学作为中国应对、吸收外来文化的特殊形态,是古今中西交汇融合的集中表现,深入研究近代国学,不仅为国学研究本身所必需,还能通过探寻固有学术文化演化的历史进程,找到通向和理解传统学术文化的渠道。可以说,近代国学是了解传统,认识现在,把握未来的一把钥匙。

4.为中国的崛起和国际秩序的重构提供知识储备,彰显世界文明多样性

人类社会四百年来日益处于欧洲中心的笼罩之下,经过西式价值观的长期销磨,不仅失去多元并存的状态,更为严重的是,使得可供选择的文化物种越来越少。文化趋同所导致的同质化,并非人类社会发展的福音。在国际秩序变动的周期即将来临之际,深入研究国学,复原和复兴中国文化,可以消除欧化西式的有色眼镜的过滤,展现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及其意涵,为世界秩序的重构贡献重要文化基因,使得中国文化在重构中居于应有的有利位置。

项目负责人简介

桑兵,历史学博士,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国学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清代以来的学人与学术、国学与近代中国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十余种,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