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文脉寻根丨畸人徐渭:大雅大俗见才情

发布时间:2021-09-18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中国古代文人里,狂才子的人生境遇和结局总不是那么美妙,李白是,唐寅是,解缙是,徐渭更是。

但如果没有了他们,中国的煌煌文学史,便不会那么浓墨重彩,我们会觉得少了些许灵气,少了些许绚烂,甚而会有些乏味。

因为苦难对于才子来说,往往是作品的催化剂。也因此,他们常常将命运的坎坷、个人的抗争、历史的兴亡,融入作品中,扣人心弦。

一如徐渭,这个古代文人中命运最坎坷悲催的狂才,将生之悲苦、命之多舛刻进了诗文,也将满腹才情、高远之志融入了书画。直到今天,他仍对中国书画艺术产生着绵绵不断的影响力。

能画会写还懂兵法

这位狂才今年500岁

参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西泠印社出版社总编辑江兴祐曾写过一部徐渭传记《畸人怪才》。书名很有典故。因为这是徐渭的自称。

“畸人”一词,在当下的语境中是个贬义词,而最初可不是这样。它出自《庄子·大宗师》:“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这个字是庄子对天才的一种极高评价。

晚年徐渭写了一篇类似个人档案的文章《畸谱》,他以年谱的形式,将生命中最悲、最欢、最动人的一切,记录了下来。

徐渭自诩“畸人”毫不为过,他当得起。他评价自己最拿手的是“吾书第一”,其次是诗文画。但是后世对他的评价:画最好。因为他开创了中国画的一个流派——泼墨大写意水墨画。这个大家一定不陌生,“大写意”几乎成为了中国画的标签。每每论及东西方绘画艺术差异时,它一定被屡屡提及。

而令人吃惊的是,徐渭的武略也极富盛名。根据他的建议和策略,浙江巡抚胡宗宪以剿抚兼行及反间计,先后剿灭了汪直、徐海等海盗倭寇;徐渭还曾教授过辽东名将李如松兵法。

后世提起全能型人才徐渭,因此常以“畸”字作为对他的评价。今年5月19日~8月19日,在他位于绍兴的故居青藤书屋旁的徐渭艺术馆,举行了徐渭书画大展,便名为“畸人青藤”,以此纪念这位惊世绝伦的大才子诞辰500周年。

这场大展汇聚了全国30余家文博机构的100件(组)藏品,是全国举办的徐渭临展中规模最大、藏品最优、参展单位最多的展览。

这次大展,掀起了一轮“徐渭热”,江兴祐说,关于其人其事其成就的研究,或许将踏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对徐渭的认识,也将更为通透。

孤傲敏感又希望入世

这位“畸人”牢骚困苦一生

一个“畸”字,写尽徐渭的傲气,也写尽了徐渭的无奈人生。

徐渭的人生称得上十分悲催,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徐文长传》中说:“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徐渭出生就丧父,10岁时地位低下的生母被嫡母卖掉,20岁入赘但婚后五年妻子去世;应试8次一直落榜,一生只有秀才功名;经受不住压力得了疯病,9次自杀未遂,后因错乱杀死继妻入狱7年……晚年生活困苦,死于贫病交加。

但即便如此,徐渭一直努力生活,希望获得社会认可,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孤傲敏感的人。这种强烈的性格反差,使得他的一生都在不停挣扎着冲突着。这些矛盾特质,使他拥有了文艺上的极高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他精神上的缺陷。

在应试8次失败后,40多岁的徐渭决定入世,去当胡宗宪的幕僚。

在此之前,徐渭曾作《今日歌》《二马诗》痛斥严嵩误国,胡宗宪是严嵩的铁杆门人;成为幕僚后,徐渭又多次帮胡宗宪代笔赞颂严嵩。

徐渭是怎样违背自己心愿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人生如果有一条时间分界线,那么从嘉靖37年(1558年)开始,徐渭同意加入胡宗

宪麾下之时,他为艺术而自由的前半生便戛然而止。

这一段时间,是胡宗宪最风光的时期,也是徐渭一生的高光时刻。他在幕僚任上充分发挥了军事才能,出谋划策,渐次平息了浙江的倭患。

但好景不长,严嵩倒台后,胡宗宪两度下狱最终自杀。徐渭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被牵连。他的矛盾人格,最终压垮了他的精神和意志,他开始以极其惨烈的方式自戕。据《明史·徐渭传》记载:“及宗宪下狱,渭惧祸,遂发狂,引巨锥剚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前后自杀了9次都未遂。

高雅与通俗都被世界认可

这位才子寂然落幕

在任幕僚的五年间,徐渭在杭州留下了许多印迹。

1560年,毁于火灾的杭州镇海楼重建,徐渭写了一篇《镇海楼记》勒石而立;在六公园附近的昭庆寺旧址,徐渭曾替胡宗宪写成《昭庆寺碑》一文,对昭庆寺的历史沿革、重建经过等都进行了详细叙述。

徐渭对杭州情有独钟,尤其是西湖美景和钱江潮的壮阔多次出现在他的笔下。从他现存的诗文来看,每次到杭州,无论逗留多少时间,他都会与朋友流连于西湖的山山水水,浅斟低吟。徐渭还多次描绘了钱塘江潮水的壮观。

晚年时,徐渭再也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七十而从心所欲”在他的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晚年的徐渭生活十分困顿,但此时他的书画已是千金难求,许多达官贵人都以能得到一幅自得。可就算这样,他还是“卖画还要看人品”,手头稍微宽裕时,便不肯再作。

对于慕名来访的人,徐渭也不再迎合。有时不愿见客,他便手按柴扉,任外人敲门甚急,他在里面大声说:徐渭不在、徐渭不在。

73岁,徐渭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去世时的木板床上,连张席子都没有,只有一条老狗还守着他。而他一生攒下的几千册书籍,早已被亲朋、门生们或骗或偷或送地全部拿光了。

在文人圈,徐渭是个狂才,一生悲催,而在江浙民间,他却是个惩恶扬善的喜剧人物,关于他的民间传说很多,甚至还有专门的《徐文长故事集》刊印。1974年,美国汉学家霍华德·S·列维翻译了这本故事集,称徐渭为“中国恶作剧的能手”。

这在中国文人中,高雅与通俗两个阶层的认知度做到这么高的,徐渭是独一份。

徐渭知识图卡

徐渭(1521年~1593年),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等。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他在浙江:徐渭为杭州的两个著名景点写过两篇著名的文章——《镇海楼记》《昭庆寺碑》。在家乡绍兴,他的故居青藤书屋几番修复后至今尚存,故居内尚留有多处徐渭手书。

他在课本中:徐渭虽然在中小学课本里没怎么出现,但是喜欢艺术的同学一定对他不陌生,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写得一手好行草。

来源:《钱江晚报》2021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