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科普成果 | 图说宁波最美老地名②

发布时间:2021-09-14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一)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位于宁波鄞县五乡镇,太白山麓华顶峰下,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

阿育王寺山门

阿育王寺照壁

阿育王寺名列佛教“中华五山”、禅宗“中华五刹”,因寺内藏有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而举世闻名,也是国内现存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1981年被评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

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阿育王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国王,后来皈依佛教。相传公元前232年至公元前23年间,阿育王在各地建造宝塔84000座,用来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凡遇“八吉祥六殊胜地”,便安放一座宝塔。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并州(今山西太原)稽胡族的下级军吏刘萨诃病危。他梦见观音指示他南下,去寻找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宝塔。刘萨诃醒来后当即出家,法名慧达。为寻找舍利塔,他踏遍青山。一天,他来到明州城的鄮山脚下,隐约听到附近传来悠扬的钟声。慧达便诚心祈祷膜拜,诵经念佛。三天三夜后,地底下果然涌出一座眩人心目的小宝塔。于是,慧达手持宝塔四处化缘,建造寺院来安放宝塔。寺院建成后,晋武帝有感于此,便以印度国王的名字亲赐匾额,名为“阿育王寺”。鄮山也因此更名为阿育王山。

八吉祥地石碑

寺内的鄮山书院

宋仁宗时,御赐大觉琏禅师诗颂十七篇,收藏在宸奎阁里,苏轼专门作记,从此阿育王寺名振天下。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宋理宗把阿育王寺列为“天下五山之第二”。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册封天下名寺,诏定阿育王寺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五”。据说,阿育王在我国境内共建造19座舍利塔,但只有宁波阿育王寺中的舍利宝塔留存至今,其珍贵程度可以想见。

阿育王寺地处三山之中,对面为玉几山,从东过北为鄮峰,由北至西为赤堇山,自西环南为宝幢山。三山拥处,松柏参天,峰峦叠翠,幽静肃穆。寺门口原有一枝“晋松”,又叫“放光松”,树枝盘曲,荫蔽四方,据说是晋朝的遗物。

现存的阿育王寺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格局,古朴庄严。阿育王寺基本按照中国佛寺的礼制制度布局,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为中心,楼阁轩敞,飞檐雕梁,是一处集建筑、雕刻、园林、绘画艺术之大成的建筑群。


天王殿外景

天王殿右侧素有“佛国三宝树”之称的七叶树

绕过天王殿,其后便是大雄宝殿和舍利殿。舍利殿是阿育王寺的主建筑,也是全寺最庄严的场所。舍利殿建于清康熙年间,以黄色琉璃瓦盖顶。殿内保存着一座石雕舍利塔,高一尺四寸,宽七寸。塔身青色,五层四角。舍利塔顶内悬宝磬,释迦牟尼的顶骨就安放在这里。这枚释迦牟尼顶骨舍利,和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西安法门寺佛指舍利,为国内仅存的三处佛舍利,称得上佛国珍品。如今,宋高宗、宋孝宗、清乾隆皇帝御书的“佛顶光明之塔”、“妙胜之殿”、“觉行俱圆”匾额仍悬挂在舍利殿内。

大雄宝殿及殿内的“觉行俱圆”匾额

舍利殿

阿育王寺内保存着为数不少的历代碑碣、石刻、匾额及古籍等文物,其中以《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宸奎阁碑铭》、《妙喜泉碑铭》最为珍贵。殿壁回廊还有董其昌、梅调鼎、章炳麟等名人书写的碑、匾、楹联和铭志,多达百件。

妙喜泉碑

佛塔是佛陀的法身,象征着佛的存在。阿育王寺内还建有四座佛塔,分别是刚入寺门的水塔、位于鄮山上的上塔、寺内西侧的西塔和与之遥遥相望的东塔。其中,东塔是元朝年间重建,采用砖木结构,高达36米,是浙江省仅存的、完整的一座元朝古塔。

水塔

西塔

东塔外景

东塔

阿育王寺在中国佛教交流史、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唐天宝年间,律宗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虔诚邀请,赴日本弘扬律法。鉴真一行登山涉海,历经艰险,往返三次都未能成功。第三次东渡失败后,鉴真被明州府官船接回到阿育王寺养息。他不仅瞻仰了寺内的舍利塔、在阿育王寺内修习,还受邀为寺僧讲律传法,与阿育王寺结下了一段不寻常的因缘,在中日友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鉴真在阿育王寺住过的地方已修葺一新,寺内立有一尊鉴真塑像,并竖了“鉴真大和尚东渡记”碑,见证着中日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散来舍利自西方,宝刹名留阿育王,四面好山围佛地,一声清罄出禅堂。”阿育王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因保存有释迦牟尼顶骨真身舍利及玲珑宝塔镇寺,使它在佛教界的地位举足轻重。至于塔中保存的,究竟是否为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似乎已不重要。它作为一种象征,寄托着后世虔诚的佛教徒对佛祖的尊崇与虔诚,这种坚定的信仰始终无可替代。

(二)慈城镇

慈城镇位于江北区,与宁波中心城区相距约20公里。慈城设治始于吴越勾践时(约公元前473年),名叫句章。慈城历经千年沧桑,拥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2200多年的建县史,是江南史前文明的杰出代表。1991年,慈城跻身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之列;2005年慈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6年慈城六处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甲第世家

关于慈城名称的来历,还有一个流传甚远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记录在虞预的《会稽典录》中,说的是西汉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六世孙董黯。董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清苦。一天,久病不愈的母亲对儿子说,很想喝家乡大隐溪的溪水。当时,董黯母子住在慈湖北面的阚山脚下,与大隐溪相距三十多里。由于母亲思饮故乡之水,董黯便每天往返六十多里山路,到大隐溪的上游担水。说来也怪,喝了大隐溪的溪水后,母亲的身体竟日渐好转。乡亲们感动于董黯的一片孝心,就帮忙在与大隐溪相通的浮碧山脚挖了一口井。这口井后来被人们称为“董孝子井”,“大隐溪”也随之改名为“慈溪”。

汲水奉母的董黯

唐开元年间,县令房琯把句章县治从城山渡迁到慈城浮碧山。为纪念董黯并弘扬孝道,便以“慈溪”为县名。慈城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南宋方京山深受感动,也曾写下“古井千年尚著名,只缘慈孝不胜情”的诗句。一眼慈孝井,惠及万代人。董黯的孝行及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后人,慈城也慢慢形成了母慈子孝的民风。历史上的慈城的确是个盛产孝子的地方,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慈城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县以来,单是受到皇帝旌表的孝子(女)就有30多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汉代汲水奉母的孝子董黯、唐代替父守墓的孝子张无择、宋代割肝救母的孝子孙之翰,慈城也由此被称为“三孝乡”、“三孝镇”。

“慈孝之乡”的石墩

三孝堂

在慈孝文化的感召下,慈溪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因廉洁自律、勤政爱民而被广为传颂的清官廉吏,像宋代以民为本的黄震、明代执法不阿的郑维桓、清代不徇私情的杨九畹等,谱写出了一曲曲脍炙人口的廉政华章。

清风园一角

县衙内弘扬清正廉明的石碑

慈城是目前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县城。慈城南面有两江,北东西三面群山环绕,县城坐北朝南,是堪舆学说中别具一格的风水宝地,也是我国古代县治中少有的、天然形胜的标本。慈城老城的结构横平竖直,拥有规整的“双棋盘格局”,被专家称为“中国传统县城的典型代表”。直到今天,穿越慈城的三直七纵的龟背状街巷,仍找不出一条盘桓曲折的倾斜里弄。

平直的慈城街巷

慈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物古迹众多,规模宏大、保护完好的古街坊、古庙宇、古县衙、达官显贵住宅等建筑群分布于城内。仅明代至清乾隆以前,保存完好的就有一百多处,这是其他江南古镇难以企及的。其中,慈城孔庙是目前浙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学宫,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县衙

孔庙大成殿内

孔庙孔子像

孔庙的“宫墙万仞”

慈城人杰地灵,是一座深受儒风浸润的古城。从南到北,由西往东,星罗棋布地分散着大大小小的书院。自唐至清,慈城地区共办过14所古书院,这在国内也是不多见的。如城东汤山山麓的石坡书院、北山麓的西溪书院、石刺峰麓的石峰书院等。其中名气最大的是德润书院、慈湖书院和宝峰书院,因三者之间有着师承关系,又被称作“慈城三书院”。慈湖书院则是当时全国最著名的书院之一,其前身是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慈城心学大师杨简创办的妙谈书屋。杨简去世后,他的子孙和弟子在谈妙书屋旧址创立了慈湖书院。慈湖书院开创了慈城私学的先河。

慈城的官学、私塾和众多书院共同构成了慈城的教育体系。在慈城,几乎每户都有“读书起家”、“读书为第一要事”、“以读书求功名”的祖训流传。据史料记载,自唐至清,小小的慈城竟出过5名状元、519名进士以及数以千计的举人,“满城朱紫贵,尽是慈城人”,也造就了为数不少的文化型望族。

校士馆


考棚内的考场

慈城众多望族中,以冯氏家族最负盛名。冯氏不仅在慈城有“冯半城”之誉,甚至在浙江都有“南浔刘家,慈溪冯家”的说法。冯家是千年望族,祖上可追溯到汉献帝建安年间任朝散大夫的冯冕。至清乾隆时期,冯家已经出了56个进士,104个举人、67个贡生,并走出6位尚书,多位布政、知府之类的高官,像吴越尚书冯叔和、南宋礼部尚书冯世亨、明刑部尚书冯越、清代著名药王冯云濠等,是当之无愧的慈城第一大“进士家族”。以冯氏家族为表率,其他慈城望族,如董氏、王氏、张氏、杨氏、桂氏等,也相继踏上求仕、经商并行乃至仕宦和商业交相辉映之路,并培养出了大批精英人才。今天,游走在慈城的大街小巷,当年的政要官邸也比比皆是,像布政房、福字门头、冯宅、太史第、尚书第等。

布政房

冯岳彩绘台门

慈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县城。“百年甬城看外滩,千年宁波看慈城”,慈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人文优势,昭示着它辉煌的过去,也必将成就它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成果

课题编号:18ZZ24

课题名称:图说宁波最美老地名

负责人:孙欣

工作单位:宁波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