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科普成果 | 财务人员信息化素养读本 ①

发布时间:2021-09-14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一、财务人员如何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之“信息化”概念篇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而后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百度百科对信息化的定义是:“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一段持续性的过程。而信息化时代就是指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信息社会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论述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的“智慧社会”就是信息化的最新模式,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云技术、物联网,这些耳熟能详的词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现如今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信息化时代特色。


图:信息化社会元素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将发生改革和重组,产生新的社会组织管理结构,由于信息技术极大加速和扩大了文化、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民众的意愿有了更多的表达途径和方式,民主意识大大提高,传统的管理层信息垄断优势丧失,金字塔型的管理体制受到冲击,民众将更多更广泛地参与社会管理,形成网络型的管理机构。同时,信息化时代,技术的飞跃和创新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产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新的交易方式,传统产业加快了技术改造,运用信息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部门产值在全社会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迅速上升,社会产业结构转向服务型经济体,劳动人口向信息化产业流动。

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所推动的信息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愈加深刻。信息化被称为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均衡器,推动着我国以及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改变着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竞争格局。


二、财务人员如何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之信息素养内涵篇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又可以称为“信息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养,其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信息素养(信息素质)一词,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工业协会的会长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的。当时他对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发展到今天,对它最广泛性的解释为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具有一种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有效的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因此信息素质是现代人才,包括财务从业人员的必备条件之一。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学习的能力等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表现为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且追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个人平时具备的自我知识积累的意识,具有信息需求的意念, 指人们对情报现象的思想观点和人的情报嗅觉程度,是人们对社会产生的各种理论、观点、事物、现象从情报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能力。具体来说它包含了对于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洞察力。信息意识是塑造信息素养的先决条件。

2.信息知识

信息素养所涉及到的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的了解,包括信息技术基本常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问题。

3.信息应用能力

信息应用能力即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的重点,包括确定信息需求的时机、选择信息源高效获取信息、处理评估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中的信息能力隐含着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无论我们如何研究信息素养,最终的落脚点都应该是使学习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这才是最实实在在的目的。所以, 我们将这种问题解决能力也就是信息应用能力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这种能力具体包括: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综合表达能力。 

4.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如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抵制不良信息等。个人在信息活动中能够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解决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 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 不从事非法活动, 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

5.终身学习的能力

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只有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真正适应信息社会,强化信息意识,锻炼信息能力,掌握信息应用,坚守信息道德。

图:信息素养内涵

(二)信息素养的特征

在信息社会中, 物质世界正在隐退到信息世界的背后, 各类信息组成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 影响着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方式, 因而构成了人们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主要具有四大特征: 捕捉信息的敏锐性、筛选信息的果断性、评估信息的准确性以及交流信息的自如性和应用信息的独创性。

(三)信息素养的表现

1.信息意识与情感

现代人的信息素养的高低,首先要决定于其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意识与情感主要包括:积极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不畏惧信息技术;以积极地态度学习操作各种信息工具;了解信息源并经常使用信息工具;能迅速而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乐于把信息技术作为基本的工作手段;相信信息技术的价值与作用,了解信息技术的局限及负面效应从而正确对待各种信息;认同与遵守信息交往中的各种道德规范和约定。

2.信息技能

信息技能包括关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包括: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述、综合、履行和表达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合作关系。

3.信息伦理道德

巨大的信息资源质量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

三、财务人员如何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之学习篇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信息化为财务人员的学习提供多种选择,为学习内容提供无限延伸性,为学习观念提供前所未有的创造性,为学习能力提供勇于开拓的平台。信息化的脚步不仅推动学习大环境的完善,促进对学习未知领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还推动学习资源的建设和使用,促进知识在质与量上积累。同时信息化对财务人员的知识培养和能力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培养出符合信息发展趋势,满足社会进步的高素质创新财务人才。
传统的学习模式或途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信息社会对财务人员知识获取和更新的要求,信息观念的形成及转变,信息技术的变革和发展都为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更广的空间。

图:信息社会学习模式

(一)信息化时代财务人员学习特征

1.从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和协作型的多元化学习。以信息数字技术的支持实现互联为根本特征,这是信息化学习区别于传统学习的现代表现形态。相对传统学习而言,信息化学习最鲜明的特点是移动、开放、参与,从封闭走向开放。传统学习模式中的一些基本因素被信息化条件重新组合,财务人员的学习也从单一课堂接受式转变为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多元式。

2.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移动学习。在传统学习方式中,存在一切围绕专业书籍的现象,主体意识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基本是一种孤立的维持性学习状态。信息化条件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移动学习成为主流,财务人员通过移动设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 等电子终端为移动学习提供环境载体,具备携带便利、知识丰富、实时互动、学习灵活四个要素。这种“书本+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是一种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不受任何外界平台的限制,碎片化、即时性的特点决定了可以自由选择时间进行学习。移动学习是有核心优势的终身学习模式的一种,体现信息化时代的终身学习诉求,是未来学习方式的发展方向。

3.从静态学习转变为扁平化学习。信息化时代的知识学习呈现有机动态融合,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财务人员知识学习从静态学习转变为扁平化学习,内容持续更新,样式不断变化,打破了学习边界,学习过程中财务人员不再是静态化的角色,从单向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自主的积极参与者。

(二)信息化时代财务人员学习模式

1.混合多元学习模式

混合多元学习模式有各种途径和方式能够获得财务相关知识和技能,如各类线上线下的专业培训;关注行业领域大V的微博获得的行业信息和干货分享;关注感兴趣领域的公众号,加入微信群,一起学习交流;在百度、微博进行搜索,寻找想要的资料和内容;加入专业社群,和同行业的社员一起看书交流,更新型的还有各直播平台上,牛人、大咖会进行相关领域的课程讲解和讲座分享,收费免费均有,内容涉及财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资源和渠道的丰富和多元化,财务人员无论是专业深造、职场晋升,还是工作技能,都能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学习平台。随着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类获得信息、资源、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将不断增多,学习途径和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国际化、便捷化。

2.移动学习模式(M-learning,即mobile learning)

移动学习是指在终身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现代通讯终端,如手机、PDA等设备(通常不包括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进行远程学习,这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电脑桌前,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学习环境是移动的,作为学习者的财务人员也是移动的,从它的实现方式来看,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即移动互连技术;实现的工具是小型化的移动计算设备,或者如Quinn所说的IA设备。学习方式的灵活多变,学习理念的先进高效,学习效果自主掌握这些特征特质都是将使得移动学习模式成为财务人员在信息时代的主要学习模式。


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成果

课题编号:18ZZ38

课题名称:财务人员信息化素养读本

负责人姓名:张亮

工作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