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智库)支撑编制的《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由浙江省委改革办正式印发,为全省数字化改革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明确了总体框架、分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和相关保障举措。
数字化改革是浙江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也是迄今为止最为复杂、协同要素最多的一项系统工程。标准化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性、基础性手段,是实现数字化改革制度重塑的最佳路径。 《方案》提出:到2021年底初步建立支撑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标准体系,在术语定义、方法标准、编码标准等方面率先形成一批广域通用标准。到2022年底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五大系统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到2025年底全面建成系统集成、实用高效的标准体系,标准在数字化改革领域广泛实施。 《方案》围绕数字化改革总体设计,以标准体系引领“1+5”系统建设,努力打造涵盖标准体系、工作推进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的“五横四纵”标准化体系。其中,标准体系分为基础规范标准、标准化建设指南、系统建设标准、典型应用标准、绩效评价标准等五个层级标准。 《方案》明确了8大重点任务,即建立健全术语定义、通用方法、编码规则等广域通用标准规范,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标准体系,构建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标准体系,构建数字政府系统标准体系,构建数字经济系统标准体系,构建基于城市大脑的数字社会数据、模块及应用的数字社会系统标准体系,构建数字法治系统标准体系,构建标准化工作推进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为推动《方案》落实,浙江将健全完善一系列建设机制。同时,浙江省委改革办、省市场监管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聚焦聚力破解数字化改革痛点、堵点、难点,紧扣群众、企业、基层的高频事项,加快数字化改革亟需标准研制,推动现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等重要标准实施,全面发挥标准化在数字化改革中的规范支撑引领作用。 (转自“之江标准化智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