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语言学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浙江省语言学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近日顺利召开。因突发疫情,会议全程以线上形式举行。全省130多位专家学者、50多位研究生参加会议。
开幕式由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曹志耘教授主持。
浙江省社联社团处处长郁兴超、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葛永海、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王建华分别致辞。郁兴超处长对省语言学会在党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会未来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葛永海院长代表浙师大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浙师大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王建华副会长重申学会初心与本次年会的重要意义,并以“不平衡”为关键词对学会建设提出中肯建议。
会议共9场大会学术报告。其中会员代表报告7场,优秀青年论文代表报告2场。
会员代表报告上半场由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方一新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史光辉教授作了《从写本文献角度看清水江文书的价值》的报告,温州大学陈源源教授作了《唐宋史料笔记中的方言资料》的报告,浙江大学真大成教授作了《〈说文系传〉“捋”字“一曰劣也”发覆》的报告。下半场由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杭州师范大学徐越教授主持。宁波大学聂仁发教授作了《句群性质及句间关系新解》的报告,浙江师范大学陈青松教授作了《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内涵与途径》的报告,浙江大学庄初升教授作了《早期天主教客家方言文献的方言归属地问题》的报告,浙江师范大学王文胜教授作了《浙江省的濒危汉语方言及保护》的报告。
优秀青年论文代表报告由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宁波大学周志锋教授主持。浙江大学边田钢、卢鹭老师作了《论东汉发生了拉链式“元音大转移”》的报告,湖州师范学院施伟伟老师作了《演绎传信标记“按说”与“照说”的词汇化研究》的报告。
此外,114位代表通过书面报告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报告内容既有宏观的语言学理论视野,又有细致的考证分析,为与会代表带来了一场语言学研究的学术盛宴。
本次大会还完成了学会理事会换届工作。11月27日晚19:30–20:30,学会举行了第十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由学会会长张涌泉教授主持,讨论了工作报告和换届工作事宜,通过了第十一届理事会候选人名单。28日下午14:00–15:00,召开代表大会,进行了学会换届选举,由学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张先亮教授主持。张涌泉会长代表第十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池昌海秘书长作换届说明。会议投票选举产生了浙江省语言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新一届理事共79人。还表决通过了《浙江省语言学会章程》修改建议,通过了《浙江省语言学会公众号管理规定》。
随后,新一届理事会召开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由学会秘书长池昌海教授主持,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并由秘书长提名产生了副秘书长。
会长:张涌泉(浙江大学)
副会长:曹志耘(浙江师范大学)、陈青松(浙江师范大学)、陈源源(温州大学)、池昌海(浙江大学)、何华珍(浙江财经大学)、李秀明(绍兴文理学院)、聂仁发(宁波大学)、史光辉(杭州师范大学)、徐越(杭州师范大学)、真大成(浙江大学)、庄初升(浙江大学)(排序按姓氏音序)
秘书长(兼):池昌海(浙江大学)
副秘书长:史文磊(浙江大学)
学会成立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浙江大学王云路教授任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方一新教授、浙江大学汪维辉教授、温州大学王建华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先亮教授、宁波大学周志锋教授任委员(排序按姓氏音序)。
闭幕式由浙江大学汪维辉教授主持。
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云路教授宣布学术委员会名单,宣读优秀论文获奖者名单并进行颁奖。6篇青年代表论文经过专家评审获得优秀论文奖。其中,一等奖2篇,分别是:边田钢、卢鹭《论东汉发生了拉链式“元音大转移”》、施伟伟《演绎传信标记“按说”与“照说”的词汇化研究》;二等奖4篇,分别是:墙斯《论新义产生的判断标准》、宋六旬《吴语金衢片方言帮、端母语音的地理分布与历史层次》、景高娃《类型学视角下“一度”的语义扩展》、姜其文《情态框式构式“是时候VP了”》。
新一届会长张涌泉教授发言,希望年轻学者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接过语言学会的重任,将我省语言学事业不断向前推进。陈青松教授进行了饱含深情的会议总结。下一届省语言学会年会申办方代表,浙江农林大学储小旵教授和嘉兴学院陈荣军副教授先后发言。
最后,汪维辉教授宣布本次大会胜利闭幕。
撰稿:史文磊、陈青松、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