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强国内外智库合作交流,11月26日,来自中国与捷克二十余家机构的百余名智库学者与高校师生齐聚中国(浙江)-捷克智库论坛,围绕“推动中国与捷克务实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主题,线上线下开展研讨。 本次论坛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主办,浙江省“一带一路”研究智库联盟协办,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捷克研究中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中东欧研究基地承办。 论坛分设“中捷关系与合作发展”“中捷经贸科技合作”“中捷教育人文交流”三场学术研讨会。对于中捷关系与合作发展,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表示,浙江作为中国—中东欧地方省州长联合会的重要成员,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包括捷克在内的中东欧国家的全面合作,形成了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代表性成果,成为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务实合作的排头兵。后疫情时代中捷合作的国际生态复杂严峻,中捷两国如何找到最大公约数,取得可持续发展,需要双边智库机构大胆创新,深入研究探讨献计献策,浙江在其中应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姜琍研究员则分析2021年捷克新政府的对外政策7个构想:(1)外交政策立足于欧盟和北约;(2)恢复前总统哈维尔坚持人权和民主价值观的传统外交;(3)强调与世界各地“民主”国家的稳定伙伴关系;(4)在双边和多边形式下发展与美国的密切关系;(5)继续深化与亚太“民主”地区伙伴(如中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的合作;(6)调整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7)不允许“非民主”国家进入捷克的关键基础设施。同时总结了中捷关系未来发展的五个不确定因素:捷克外长人选、捷克新政府的稳定性及在对华关系上的一致性、捷克总统在对华关系问题上发挥的作用、未来新总统人选、美国和欧盟因素的影响等。捷克当代中国研究所维特·沃伊塔主任则认为捷克新政府对华关系将会逐步从价值观形态外交向务实外交转变。同时,他认为中捷两国应加强政府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合作对话,将有助于推动务实合作。捷克马萨里克大学助理教授雷纳塔·库赫洛娃则将旅游、出口、治理、投资、移民、文化遗产以及人文交流作为中捷合作的六个维度,她认为这六个维度是塑造一个国家在他国心目中重要形象的重点。 对于中捷经贸科技合作,同济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宋黎磊主任认为中捷两国应加强汽车、航空、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光学以及玻璃制品等领域合作;应把握欧洲绿色转型的机遇,充分利用捷克国家复苏计划实施提供的发展机遇,加强交通网络、绿色能源等领域合作等。中国-中东欧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玺认为捷克国家复兴计划为有意在捷投资的企业提供了绝佳机会,尤其清洁能源领域。在科技合作方面,捷克利贝雷茨利理工大学教授伊日·米利特基以纺织纤维产业为例分析了中捷双方在科技合作方面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他认为捷方的优势在于制造机械精密度高,小规模打样具有优势,但市场潜力小,产能低。相对来说,中国则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产能也较高,双方可以优势互补。浙江理工大学祝国成教授则进一步提出双边政府支持政策对推动中捷科技合作至关重要。目前,捷克在科技合作领域相对开放,也具有较高的合作意愿,因此保持双向互访交流,加强产业研究将为科技合作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金融合作为产业合作保驾护航,对于中捷金融合作,中国银行(匈牙利)有限公司布拉格分行行长侯文波提出推进跨境人民币应用,推进绿色金融的认知与发展,把握欧洲复兴计划提供的机遇等建议。 对于中捷教育人文交流,摩拉维亚奥洛穆茨商学院副院长伊特卡·利达日科娃(Jitka Lidaříková)、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副教授吴大伟(David Uher)、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教师路越嘉(Jiří Plucar)、捷中教育交流协会理事长胡莉娜分别介绍了中捷院校间开展的合作项目,合作形式涉及学术研讨、跨文化交流、培训合作、语言教学合作等,同时,捷克职业教育体系—欧盟职业教育卓越中心(CoVE)为中捷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拓宽道路。在医疗卫生领域,捷克奥洛穆茨中医中心创办人Roman Spacil、捷克中医药中心主任关鑫分享了中捷中医合作的经验,同时提出加强与浙江省开展中捷中医合作的意愿。 此外,与会中捷学者都高度认同智库对话的重要性。认为智库应该发挥好平台作用,促进政府、高校、智库、商协会、企业之间的对话以及与中东欧国家各类主体的交流,促进宽领域合作。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对国别和区域研究相关智库提出了“整合各方资源、汇集建设性意见”“加强合作交流,推动社会服务”以及“促进文化交融,丰富育人载体”的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秘书长刘作奎指出智库网络应发挥平台作用,汇集智慧,为中捷双方如何在新形势下,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加强交往,深化合作,推进双边关系稳步发展,逐步深化两国在经贸、科技、教育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浙江)-捷克智库论坛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捷克研究中心主动服务大局、联合推进中捷两国智库学者和行业代表坦诚交流的生动实践,是持续增进中国(浙江)与中东欧(捷克)各类主体理解互信,推进宽领域合作交流,拓展国际合作网络,助力我省“一带一路”建设与浙捷合作的有益尝试。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捷克研究中心 供稿 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