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研究”获结项优秀

发布时间:2021-10-22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项目名称: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研究

项目类别: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批准号:18AZD033

所在学科:中国文学

项目负责人及单位:吴翔宇(浙江师范大学)

进行时间:2018.11-2021.06

最终成果:《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研究》

代表性论文:

1.《边界、跨域与融通——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一体化”的发生学考察》,《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CSSCI来源期刊。

2.《百年中国儿童文学跨学科的机制、路径与反思》,《学术月刊》2020年第7期,CSSCI来源期刊。

3.《思想资源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学科化建构》,《西南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

4.《传统资源的创化与中国儿童文学范式的确立》,《兰州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CSSCI来源期刊。

5.《代际话语与性别话语的混杂及融通——〈彼得·潘〉的性别政治兼论儿童文学“不可能性”的理论难题》,《贵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CSSCI来源期刊。

6.《跨学科拓展与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化的演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

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一)主要内容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具有同源性。在一体化发展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儿童文学受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话语支持与方法引领,但其并未丧失主体性。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融合不仅延展了“人学”的内涵,而且刷新了百年中国文学深层的话语结构。本成果最终成果50万字,系统研究了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体化的机制、契机、过程,对于两者同步与错位的发展曲线作了深入的梳理。

(二)重要观点

1.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相似,中国儿童文学内在地包含了“文学现代化”的质素。在百年发展的历程中,中国儿童文学既受到现当代文学思潮的引导,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现当代文学思想、艺术形式的变革。两者有着“一体化”发展的特点,但中国儿童文学并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附属部分,它鲜明的“儿童性”彰明了其特有的精神品格。中国儿童文学是在百年中国文学所开创的“现代传统”中发生发展的,也是在世界儿童文学体系中逐渐开启“民族化”的发展道路的。

2.基于人类性与时代性诉求,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从自我的空间走出来,融入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潮中。在现代中国动态文化结构中,这种融入既有主动性的一面,又是受动性的一面,也并非永久性的,在不同阶段,也会出现析离的状态。本课题将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置于百年中国动态发展的历史语境,梳理两者之间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动因、过程,将论题夯实于百年中国语境下。

3.在廓清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儿童文学的“一体化”关系后,要进一步系统考察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主体性”,尤其是探询基于自身特性而开展的“两代人”话语沟通交流。不但要摆脱“非文学”的政治框架,更要超越“纯文学”研究的狭小视界。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儿童文学并非中国儿童文学的副本。同时,两者并非相异的文学形态,其深微关系融汇于现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既确立了儿童文学的主体价值,又搭建了与成人文学勾联的桥梁,在互视的思维视野中突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具体历史情形及丰富样态,由此凸显出百年中国文学的完整面貌和真实的现代性质。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学术价值

1.重构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本成果第一次系统地研究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一体化议题,具有较大的学术开创性。对于两者一体化研究而言,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生成。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被发现与定位,不仅给中国现当代文学“人的文学”“人民文学”以具体的内容,而且强化了其现代性质地,提高了其现代性价值。在一体化的视野中,两种文学相互参照,其融合或疏离的远近关系折射了现代中国发展演变的行进历程。

2.凸显百年中国文学的整体面貌与儿童文学的学科性质。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多元共生的关系,为研究百年中国文学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规律,提供了巨大的阐释空间。这种研究突破了因“分科立学”而产生的学科本位主义倾向,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儿童文学的学科性质,同时在立足于儿童文学学科主体的基石上开启“后学科”的跨学科互涉。

3.促进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研究。在一体化的系统中观照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意味着强化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内外思想资源的勾联与贯通,既尊重儿童文学内在发展的自主性,又能考察动态文化语境的塑造力、作用力,进而在百年中国文学整体脉络中探析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融合与疏离,在“一体化”与“主体性”的多维视域中梳理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脉络及演进规律,为重新确立中国儿童文学的经典、重新解释中国儿童文学的传统提供话语资源。

(二)应用价值

儿童发展是一项国家战略,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服务于儿童的文学门类,儿童文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儿童教育、童年关怀、母语养成等方面的影响上。作为“人之初”的文学,中国儿童文学的意义重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代代国人的品德、修养与观念,在“争取下一代”的伟大工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培育新人”伴随着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个过程。用优秀文学作品滋养儿童的心田、培育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健全的人性基础、文化心理、国民素质等重要发展议题。对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关系的梳理有助于熔铸儿童文学的经典意识,促进中国儿童文学经典在中外读者中的接受与传播。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过程所取得的恢弘成就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力的例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国家文化开放战略,及以文化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项目负责人简介


吴翔宇,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项目8项。在《文学评论》《学术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观研究》《五四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研究》等专著9部,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