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5日,由浙江大学哲学系庞学铨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德国哲学译介与研究”结项鉴定会,通过线上会议和线下出席相结合的方式顺利举行。
本项目由庞学铨教授主持,韩水法教授、王俊教授、刘悦教授、高松副教授、郑辟瑞教授、徐献军教授、余明锋副教授等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历时7年,取得包括20卷“当代德国哲学前沿”译丛和研究文集《当代德国哲学述评》在内的丰硕成果。
本次结项鉴定会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委托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省社科工作办)组织。经全国社科工作办批准,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谢地坤教授、同济大学孙周兴教授、复旦大学张庆熊教授作为专家组参加鉴定验收。会议由浙江省社科联规划处四级调研员况落华主持。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先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苏宏斌分别进行致辞,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彦总结讲话,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俊教授、同济大学徐献军教授、余明锋副教授等课题组成员和文学院哲学系主任金立教授等共10余人参加会议。
项目结项评审阶段由专家组组长韩震教授主持。庞学铨教授就2013年11月项目正式批准立项以来的课题实施情况,项目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方面做了全面简要汇报。庞学铨教授、子项目负责人王俊教授和参与项目的余明锋副教授、徐献军教授等分别报告与解答了专家组关心的几个问题:译著的筛选、综述的选择、评述集作者排序、后续研究计划等。
与会专家在听取报告,研读项目组提供的《项目简介》《项目总结报告》、项目最终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项目成果的学术水平、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专家组认为,本项目成果基本涵盖了上世纪下半叶特别是60/70年代以后德国哲学研究中最具代表性、在汉语学界又甚少涉及的人物和著作,主题领域包括当代德国实践哲学、当代现象学、跨文化哲学、对古典哲学的新诠释以及德国哲学对英美哲学的吸收等。已出版的译著质量上乘,研究文集也体现了很高的学术水准。本项目成果的质量和规模都是近年来在当代德国哲学研究领域最为集中和突出的,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德国哲学研究的薄弱领域,译著将成为汉译德国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该项目对当代德国哲学发展新状态新趋势的关注和研究,为当代中国的外国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思想资料、拓展了理论视野。在一定意义上说,该项目为当下中国哲学更好地理解同时代的德国和欧洲哲学,参与国际哲学对话奠定了基础。专家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结项并建议评定等级为“优秀”,同时对项目的未来推进工作提出了建议。
项目成果简介
出版译著7本
完成译著13本
文集1本
“当代德国哲学前沿”丛书主要遴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走上哲学舞台、作品主要在上世纪中后期的代表性德国哲学家的重要著作。在近现代欧陆哲学传统中,德国哲学一直是最为重要的核心力量,观念论哲学、现象学、存在哲学、诠释学等传统深厚、影响广泛。进入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德国古典哲学传统虽然还在延续,但已不再具有支配性影响,当代德国哲学出现了明显的转型和转向,哲学研究具有更多的创新活力,出现了原创性研究多元化的状况与趋势,在许多重要领域和方向上,依然引领着世界哲学发展的潮流。这种新的状况和趋势,主要表现为如下五个方面:
(1)实践哲学的复兴和发展,形成了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诠释学实践哲学,以约·里特尔为代表的里特尔学派和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第二代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以及一大批实践哲学家和实践哲学理论,转换了当代哲学的问题域,极大地拓展了哲学的面向,使哲学向着其产生的原初土壤生活世界和实践领域回归。
(2)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潮成为在当代德国哲学乃至欧陆哲学中发展起到了 极其重要的方法论作用,现象学方法为当代政治哲学、伦理学、诠释学、人类学、美学、社会哲学、技术哲学、艺术哲学、生态哲学、心理哲学、哲学-精神治疗学等各个哲学社会科学分支提供了具有广阔视角的理论模型和方法论,从而在传统哲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门领域的结合上取得许多新成果,表现了当代现象学的新发展。
(3)借助现象学特别是海德格尔对古典文本的解构方法,通过对古典传统和德国古典 哲学中的经典哲学家和著作的重新解释或解构,极大地丰富了对经典哲学家的文本和思想的理解与认识,不仅为当代德国哲学提供了更为多样完整的思想资源,同时也提出和形成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
(4)分析哲学重新受到关注与重视,分析哲学的话题内容和讨论方式受到了不少德国 哲学家的关注和吸收,出现了英美分析哲学与欧陆人文哲学汇通交融的状态,并由此促进了德国哲学自身传统的更新,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视点、问题和理论。
(5)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德国哲学表现了宽容姿态和跨文化特征,哲学家们基于 哲学诠释学和交互主体性等哲学论题,超越学院派哲学的思维传统,尝试构建多元化的跨文化哲学理论。
截止 2020 年 11 月,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统一格式、统一装帧、统一印刷的精装本译著 7 本:
1.《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 迪特•亨利希著 乐小军译
2.《哲学与生活形式》 尤利安-尼达-鲁莫林著 沈国琴 王鸷嘉译
3.《否定辩证法》 阿多尔诺著 王凤才译
4.《生活世界之网》 本哈德·瓦登费尔斯著 谢利民译
5.《自然自明性的失落》 沃尔夫冈·布兰肯伯著 徐献军译
6.《人的自我理解》 爱尔马·霍伦斯泰因著 徐献军译
7.《康德还剩下什么?》 莱因哈特·布兰特著 张 柯译
已完成译稿 13 本:
1.《作为现代化之代价的道德》 奥特弗里德·赫费著 邓安庆 朱更生译
2.《跨文化哲学——一个导论》 弗郞茨·马丁·维默尔著 余明锋 李媛 黄含笑译
3.《诠释结构:诠释理性批判》 汉斯·伦克著 励洁丹译
4.《理性:当代理性批判与横向理性的构想》 沃尔夫冈·维尔施著 刘悦 国懿译
5.《政治的正义性》 奥特弗里德·赫费著 庞学铨 李张林译
6.《身体与情感》 赫尔曼·施密茨著 庞学铨 冯芳译
7.《走出洞穴——当代哲学的任务》 赫尔曼·施密茨著 庞学铨译
8.《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 海因里希·罗姆巴赫著 王俊译
9.《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的现象学》 赫伯特·斯皮格尔伯格著 徐献军译
10.《自我意识与自我使命——语言分析的解释》 恩斯特·图根哈特著 张伟译
11.《思想与自身存在》 迪特·亨利希著 郑辟瑞译
12.《当代意识现象学》 海因里希•罗姆巴赫著 朱锦良译
13.《他人:现代社会存在论研究》 米夏埃尔·托伊尼森著 朱更生 冯芳译
已完成研究性著作 1 本:
《当代德国哲学评述》 庞学铨 主编
(转自浙江大学哲学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