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关于申报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学术研究与交流课题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8-21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各有关单位、各之江青年学者:

为进一步拓展学术交流载体,丰富学术交流形式,提升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的研究能力和省外学术影响力,现就搭建之江青年在线学术交流平台,组织开展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学术研究与交流课题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相关要求

(一)申报人须为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应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能够承担并按计划完成课题设计的任务;主要参加者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有在研课题的也可以申报。

(二)本次申报以在线系列学术论坛为主,鼓励与省外学者开展互动交流。系列论坛的研讨主题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或学术前沿、研究方法问题,应围绕主题,原则上设计6-10个在线学术讲座等。申报时,须提出活动计划和方案,以及相应研究计划,课题最终成果包括系列学术讲座和负责人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论坛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须有课题标注)。

(三)所设计的学术讲座应兼顾学术性、前沿性、普及性,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探讨容易引起学术界关注的话题。每个讲座须包含主讲和互动环节,一般由1位主讲人(之江青年学者,主讲50分钟左右)、2位互动学者(至少1位省外学者,互动40分钟左右)参与。原则上1组讲座中之江青年学者任主讲人不少于三分之一,之江青年学者参与的讲座不少于三分之二。申报时主讲人须原则上确定,互动学者可在活动举办前1个月左右确定。

(四)本类课题立项等级为省社科规划一般课题。资助经费原则上为每项5-10万元,按实际所需核定。系列论坛执行及完成期限为2020年9月-2021年12月间。

请各之江青年学者学科小组、研究中心等做好组织动员工作,每个学科小组、研究中心等申报不少于1项。

二、申报时间和申报方式

申报截止时间为2020年8月27日。申报须提交电子版和纸质材料,电子版(文件主题为“之江青年论坛课题申报”)发送邮箱:zjssklghb@vip.163.com;纸质申报书一式5份报送至省社科联规划处,联系人:陈伟,联系电话:0571-81050865,地址:杭州市环城北路318号省行政中心二号院5楼。

 

附件: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之江青年学术研究与交流

课题申报表

2.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学术研究与交流课题申报

一览表(单位填写)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0年8月21日

附件1

编号: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之江青年学术研究与交流课题

申 报 表

 

课题类别

“之江青年学术研究与交流”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

 

课题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所在单位

联系电话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08


申请者承诺:

我已认真阅读本年度本类课题的申报通知,符合申报通知中的有关要求,没有不符合申报的情形,并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的争议。

我承诺遵守课题评审纪律,杜绝可能影响公正评审的不端行为,维护省社科规划课题公正性。

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浙江省社科工作办的有关规定,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浙江省社科工作办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承担单位承诺:

本单位对申请者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不符合申报的情形,没有知识产权的争议。

本单位承诺遵守课题评审纪律,杜绝可能影响公正评审的不端行为,维护省社科规划课题公正性。

如获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浙江省社科工作办的有关规定,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做好课题研究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对本课题的完成提供信誉保证。

 

                          单位(盖章):               

 

 

填表说明:

1.本表要求用计算机如实填写,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

2.封面上方的编号不填,“课题类别”“成果形式”等栏目的填写应与数据表选择的内容一致。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之江青年学术研究与交流”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

所属之江青年机构

负责人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行政职务

专业职称

研究专长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担任导师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方式

办:

宅:

手机:

E-mail:

主要参加者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专业职称/行政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作单位

预期成果

1.讲座及附属信息  2.论文   3.其它:

讲座场数

    

成果去向

1论文公开发表   2.线上公开讲座

预计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二、课题设计论证(可加页)

1.选题的意义;2.学术交流内容:讲座构成、每讲主要内容、主讲人及其他参加人员、基本步骤、经费预算等;3.相关主题论文研究设计;4.预期价值:实际应用价值及成果去向;5.参考文献(限填10项)。

 

注意:原则上讲座由6-10讲构成,其中之江青年任主讲人不少于1/3场次,之江青年学者参与场次不少于2/3。所设计的学术讲座应兼顾学术性、前沿性、普及性,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探讨容易引起学术界关注的话题。比如,医学伦理问题,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大数据时代的理论创新,各学科方法论问题,等等。活动的主办单位统一为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
三、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证(可加页)

1.课题组近年来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负责人和参加者分开填写,共限填10项);2.为本课题研究已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已收集的数据,进行的调查研究,写出的部分初稿等);3.课题负责人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4.完成本课题的时间保证及科研条件。


四、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申请书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修改申报成果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项目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单位负责人签名(章):     公章

 

年    月    日

 

五、学科评审组评审意见

建议立项意见


















 

 

学科组长签字:

                                            年月日

评审未通过原因


1.选题不当或意义不大;          2.本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不够;

3.课题论证不充分;              4.课题设计没有新意;

5.负责人或课题组研究力量不足;  6.本项目有更合适的承担人;

7.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学科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六、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附件2

 

  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学术研究

       与交流课题申报一览表

                (单位填写)

 

 

单位

姓名

职务职称

所属之江青年机  构

学科分类

课题名称

论文题目

讲座题目

主讲人

主讲人单位和  职  称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