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阳明法治思想研究”讲座活动,在余姚市府前路阳明古镇市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举行,浙江大学教授许为民先生主持。讲座活动重点探讨阳明法治思想的十家牌法、乡约制度在当代法治宁波、法治余姚工作中的创新应用。讲座由市社科联、市司法局主办,市阳明文化研究院、市良知文化公益宣讲团承办。市司法局副局长李郁莎,市民政局副局长杜红卫,市委党校副教授黄信良,凤山、梨洲等城区四街道司法所所长、有关律师事务所和市良知文化宣讲团成员等20余人参加。
“王阳明法治思想研究”讲座,分别由杨鹏飞、黄信良两位研究人员作主讲。市社科联杨鹏飞副主席从王阳明乡村治理思想的实践主体,王阳明乡村法制治理思想的社会管理学分析、王阳明乡村法制治理推进乡村振兴与法制建设管理的当代意义等三个方面,向与会嘉宾做了主题分享。杨鹏飞提出,当代乡村振兴与法制建设管理应充分发挥乡村法治的自治作用,防止“包揽管治”思维下的全管倾向;加强乡村道德建设,推进乡风文明传承与延伸;加强农村法治社会管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市委党校黄信良副教授以“讲法治也要致良知”为主题,和大家着重分享了王阳明“良知”思想在法治中的重要性,他通过“一厘米的自主权”和“开胸验肺”两个故事向与会嘉宾引出在处理社会纠纷和矛盾时,良知是高于法治的非正式规则体系中的最高标准。浙江大学许为民教授在主持中点题:对阳明先生的两个主要法治文献——《十家牌法》和《南赣乡约》的创立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作了简短介绍,并提出了王阳明法治思想的五个要点:以民为本,亲民爱民是治理目标;了解民情,掌握信息是治理基础;顺应民意,彰善纠过是治理任务;启发民心,循序渐进是治理手段;依靠民众,自我完善是治理原则。这五点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彰显了王阳明法治思想的深邃内涵和当代价值。
市司法局副局长李郁莎表示,当前宁海县的“三十六条”、象山县的“村民说事”已经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系统,余姚司法局希望能够用阳明法治思想推进具有余姚特质的新时代法治建设。市民政局杜红卫副局长则提出,希望与市社科联、市司法局合作,在余姚“三治”(自治、法治、德治)建设走在前列的镇村开展调研和试点,弘扬王阳明法治思想,打造具有时代特点、中国特色、余姚特质的新乡约。在讲座讨论期间,市社科联、市司法局、市良知文化公益宣讲团,向余姚市阳明古镇和市阳明文化书院颁发和命名四块基地牌子:“余姚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王阳明法治思想研究工作室”“余姚市良知文化公益宣讲团实践基地”和“余姚市民间文艺传承基地”。
(余姚市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