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黄岩区博物馆举办 5·18云赏 —典藏&丝绸之路周活动

发布时间:2020-05-28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黄岩博物馆作为市级社科基地,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展览、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南宋赵伯澐墓出土的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等宋服亮相杭州G20峰会期间,其古老精湛的丝绸工艺,令各国第一夫人由衷赞誉。沙埠青瓷窑址出土的晚唐、宋代瓷器在日本、菲律宾等地有迹可觅,2015年,沙埠窑址群曾被台州市列为海上丝绸之路两大遗迹之一。此次丝绸之路周活动,正值世界博物馆日,博物馆选取了5件与丝路相关的文物精品,在黄博微信公众号连续5期讲述丝路故事,展现丝路之美,同时体现世界博物馆日多元与包容的主题。它们分别为:

1.南宋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 

衣长135厘米,通袖271厘米,袖宽47厘米,这件纱袍呈深褐色,领口、袖口衬以宽边的淡黄色素罗。右衽的斜襟处有一对纽子、纽襻,以作衣襟固定。虽经800年时光,但它的色彩依然鲜亮如新,面料手感还具有良好的弹性。

2.南宋对襟双蝶串枝纹绫衫

这件对襟双蝶串枝菊花纹绫衫,呈浅黄色,饰有双蝶串枝菊花的花纹。优雅娟秀的重瓣菊花均匀点缀于舒展漫卷的枝叶间,一对蝴蝶闻香而来翩翩飞舞。图案循环连续,富有一种疏密有致的和谐美感。领、襟、袖、下摆等处的沿口都镶有深褐色的衬边,对襟沿口接近下摆之处备有两条系带。这件绫衫是安放于棺木中的随葬品,而非尸身入殓时穿着的,保存最为完好,是墓葬出土的丝织品中色彩最为亮丽、图案最为精美的一件。

3.南唐昇元四年投龙玉璧

201653日,在黄岩区西部山区屿头乡前礁村的南宋墓葬里,出土了一件——投龙玉璧。它应该是墓主人赵伯澐生前收藏的古玩,玉璧为青白玉,少量棕色沁,质纯温润,璧面笔画森森,泛着千年青光。正面镌刻49字铭文,由外而内按顺时针排列成三圈:大唐皇帝 谨于东都内庭 修金箓道场 设醮谢土 上仰玄泽 修斋事毕 谨以金龙玉璧 投诣西山洞府 昇元四年十月日 告闻。这枚投龙玉璧与水晶璧一起出土于墓主人头部右侧,外径尺寸一致,均配有青绿色编织绳,穿系方式相同。谁知如此相似的两副挂件却相差着两百多年,一为古物,一为时尚。

4.南宋水晶璧

无色透明,线条洗练,通体平素,一个极致简约、时尚典雅的水晶环出现在800年前的黄岩宋墓之中,着实让人有穿越之感。墓主赵伯澐把玩的这枚水晶质环形佩饰应是一件腰佩,为整块优质天然水晶磨制而成,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很难想象在没有高精度机器设备的古代,竟能够研磨出如此平整、光亮、剔透,弧线规整流畅的水晶物件,也很难想象遥远的宋人就已经有着如此之高的审美和生活情趣!

5.北宋沙埠窑青瓷香炉

198711月,黄岩灵石寺塔四层北天宫出土一件北宋沙埠窑青瓷香炉,整器呈球形,炉盖以三瓣卷叶缠枝花为主纹,共十七组连环构成。以镂空、刻花、浮雕等手法并施制作,炉内香烟可从叶间之空逸出。香炉炉身为子母口,弧腹,高圈足外卷。下腹内收,刻重瓣仰莲。内施青绿色釉,晶莹润泽,炉内壁墨书二周。高19.5厘米。这件构思奇特、秀丽典雅的香炉为国家一级文物,是黄岩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黄岩区社科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