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成果推介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群经统类’文献整理与宋明儒学研究”以优秀等级结项

发布时间:2020-12-30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由杭州师范大学何俊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群经统类’文献整理与宋明儒学研究”经组织专家鉴定会,日前由全国社科工作办批准以“优秀”等级结项。

项目主要成果

本项目的结项成果包括5本研究专著组成的《“群经统类”与宋明儒学研究丛书》与33种古籍整理的《马一浮编选“群经统类”整理丛书》,中期成果包括著述《马一浮论学书信选读》和《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所发表的52篇论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成果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本课题是基于较大型的宋明儒学经部文献整理的宋明儒学研究,具有两大学术性突破。一是在文献资料上,为宋明儒学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推进与开拓,对于宋明儒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基础性意义。“群经统类”是一代儒宗马一浮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主持复性书院时,在他的“六艺论”指导下选定的宋明儒学的经部名著丛书目录,具有高度系统性的思想内涵。整个目录综合了“统”与“类”两个维度。“统”的维度着力彰显儒家经典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类”的维度着力展现宋明儒学各类经典的代表性。“统”“类”映照,有机统一。整个目录分诗、书、礼、乐、易、春秋、四书和孝经8类、52种。本项目的古籍整理部分,主要选取其中未经整理的33种、总约700万多字著作进行点校整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其中,宋王宗传《童溪易传》、元敖继公《仪礼集说》、唐陆淳《春秋集传微旨》、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等已刊行。

二是在学术理论上,对宋明儒学研究的范式作了突破性尝试,探讨了以“群经统类”为中心所构建的宋明理学的理论系统的性质、特点及其独特意义。宋明儒学的研究,从《伊洛渊源录》《宋史·道学传》《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直至当下,形成了以人物为对象、以学派为归趣的理学范式,这一研究范式存在着聚焦于流而忽略于源,进而流与源相分的偏颇,不仅使认识出现某种盲区,还使基于经典系统的儒学传统发生某种程度的断裂。为了充分认识与阐明宋明儒学,以《六经》为源,细审宋明诸儒对源的抉发与阐明,并延及宋明理学确立的新经典《四书》展开的论证与诠释,对既有研究范式是一个突破性的尝试。同时,通过以经典为对象,分析经典的诠释,梳理了宋明儒学的完型与展开,探讨了以“群经统类”为中心所构建的宋明理学的理论系统的性质、特点及其独特意义。

整个研究分总论与分论。总论《经典、诠释与宋明儒学的延异:以“群经统类”为中心》探讨在经典诠释过程中宋明理学的完型与延异。研究分序章、正篇、尾声三部分。序章先聚焦于传统,分析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的知识观念,再关注现代,阐明马一浮的“六艺论”。正篇以啖助新《春秋》学、胡瑗《洪范口义》、程颐《伊川易传》与王宗传《童溪易传》、敖继公《仪礼集说》、李光地《诗所》、黄道周《孝经集传》、朱熹《论孟精义》为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细致的研究,揭明宋明理学从经学中的转出。尾声则以顾炎武《五经同异》讨论清学与理学的关系。

分论一《〈易〉与〈春秋〉:宋明儒学的全体大用》关注宋明儒学及“内圣外王”之道,围绕“群经统类”,从《易》学与《春秋》学,分述其在“宋型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分论二《〈诗〉〈书〉〈礼〉〈乐〉:宋明儒学的性道神化》,讨论“乐教”与“诗教”、《尚书》与诗、礼的关系,两宋《仪礼》学以及朱熹礼乐观、马一浮论学礼与治礼。分论三《〈孝经〉与〈四书〉:宋明儒学的意涵新辟》关注《孝经》与《四书》共同的社会政治与义理指向,从魏晋南北朝经学的玄学化到宋元明清《四书》《孝经》诠释与宋学演进,以及马一浮“六艺”与“心”之间的《孝经》《四书》该摄说。分论四《马一浮与现代新儒学:宋明儒学的传承创新》指出“群经统类”所建构的实际就是“六艺论儒学”,包括作为知识系统、价值系统的“六艺论”,进而与梁漱溟、熊十力儒学比较,指出其现代性的理论意义。

首席专家简介

何俊,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国学院院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燕京学社、清华国学研究院、台湾大学东亚儒学研究中心等访问学人,日本文部省重大研究领域海外学术评议人。代表作有《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1998、2013)、《南宋儒学建构》(上海,2004、2013)、《事与心:浙学的精神维度》(北京,2013),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何俊教授是全国朱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