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以来,已取得了丰富成果,它已从一个明智、创新且值得推崇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和实际的行动。全球约有150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44亿人口参与了“一带一路”,所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占全球40%以上。
国际领导人逐渐认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认为它是很好的举措,值得赞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北京发表讲话时说:“‘一带一路’倡议反映了和谐共存、互利共赢的理念。”他还提到,中国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中国将继续与联合国合作”,中国“是一股稳定的力量,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带来信心和希望”。这也是大多数国际领导人不断重申的信息。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及其成果清单令人印象深刻,这证明了这一值得推崇的行动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结果导向性,它也在迅速获得动力。“一带一路”倡议所取得的切实进展,不但是强有力的、平衡的、包容性的和可持续增长的,而且还表现在一些关键领域,包括全球治理、绿色清洁合作、融资、新型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培训与能力建设、“第三市场”合作新模式、对腐败零容忍等等。
非洲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回应
那么非洲国家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呢?非洲国家普遍欢迎“一带一路”倡议。非盟委员会和将近40个非洲国家已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带一路”是一项“灵活的倡议”,它向所有对此感兴趣的非洲国家开放,它能使非洲更易融入新的全球经济活动体系,更易进入有吸引力的国际市场,更易促进其与中国、亚洲、欧洲、中东和南美之间的人文交流。
中非合作将进一步发展。毫无疑问,非洲越来越意识到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好处。这种意识及具体的合作计划都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合作论坛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升级。埃及总统及现任非盟轮值主席塞西在论坛中表示,非洲愿与中国一道,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中非具有一致的发展目标
去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正式宣布,中非合作论坛将积极探索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议程之间的联系。中国与非洲国家具有一致的发展目标,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在中非合作论坛背景下合作,也可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合作,这一点令人鼓舞。因此,实质上,“一带一路”倡议已与非盟《2063年议程》有效对接,有利于未来中非更深层次的合作。
非盟《2063年议程》是为未来50年非洲大陆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制定的战略框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非合作,将有助于非洲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目标,也有助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中非合作必将为中非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中非合作的重要机会领域
当前非洲和中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合作将获得新动力,创造出新机遇。非洲必须关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包括工业化、经济多样性、中小企业发展、基础设施连通性、发展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和技能培训、资金支持等。在这些方面,中国将是非洲有力和可靠的合作伙伴。那么,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非洲有哪些机会领域呢?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非洲开发银行的数据,非洲的基础设施融资需求为1300亿至1700亿美元,至少在未来十年内,每年的财政缺口为700到1080亿美元。第二,经济特区建设。经济特区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创造就业、出口增长和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是“一带一路”的关键部分,非洲需要建立更多的新经济特区。第三,制造业。制造业在非洲具有巨大潜力和机会,会吸引大量劳动力,包括汽车制造、火车制造、化妆品制造、药品制造和家具制造等。第四,水资源开发。非洲需要加强水资源的开发、管理、清洁和利用。浙江的水电站建设可以为非洲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经验。第五,农业。非洲耕地资源丰富,但多数仍未开发,因此许多非洲国家仍是农产品净进口国。农业工业化、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等都存在巨大发展空间。第六,创意文化产业。非洲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中非可在电影、文化遗产、工艺美术、文学及3D打印等方面加强合作。第七,能源业。由于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洲对能源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中国可以在清洁能源领域帮助非洲。第八,旅游业。非洲各国都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旅游业。目前,非洲大陆内部的航空线路连通较差,非洲的航空业急需改革。第九,海洋经济产业。非洲的渔业、水产养殖、海洋生物学和造船业等都需要发展。第十,采矿业。非洲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和开发,有利于提升矿产资源的附加值,其中值得关注的包括珠宝业和制表业。第十一,科技创新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国走在世界前列,而非洲则具有巨大的市场。未来五年,“一带一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将会有5000多人进行创新交流、联合培训和联合研究。以上这些机会领域,将为中国企业,尤其是浙江企业,提供很多具有吸引力的商业机会。
中非合作未来发展道路
近年来,非洲大陆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几个月前,世界银行发布了2018年全球增长最快的十大经济体,其中有六个是非洲国家,包括加纳、埃塞俄比亚、科特迪瓦、吉布提、塞内加尔和坦桑尼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接下来的十年,该地区预期年经济增长率为5%。近期非洲国家签署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促成自由贸易,消除关税、贸易障碍,促进各国商品、劳动力与资本自由流动。
“一带一路”倡议将会为中非合作带来更多新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中国是非洲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中非合作论坛及“一带一路”成果的进一步落实,必然使中非经济合作愈发紧密。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致力于建设高质量的项目,运用高标准的融资系统,并进一步加强债务管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强调项目的经济、社会、财政、融资和环境效益,这些都非常重要。同时,中国对非洲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培训、能力建设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持续援助不容忽视。此外,非洲欣赏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尊重国际法,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发出“理性的声音”,支持南南合作,支持非洲,以及全球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非洲是充满希望的大陆。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各国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前进。中国寻求对非合作中的实质性成果,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非洲各国感受到中国的真诚,并对此表示欣赏。
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很好地总结了非洲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立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非洲建立更紧密的贸易联系和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推动非洲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工业化进程。因此,它得到了非洲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中国的崛起为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寻求与中国建立更为密切的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非洲可以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中学到很多,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设置切实的目标,因地制宜,实现发展。
非洲已经做好了准备,愿进一步同中国、同浙江加强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同繁荣!
作者:格特,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欧美司原代理副总司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南非籍高级研究员。其外交生涯涉及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安道尔、日本、马达加斯加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南非外交系统工作近半个世纪,是南非外交史上特殊的参与者和见证者。